聆听印尼大使点赞《文化`交流》.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聆听印尼大使点赞《文化`交流》

聆听印尼大使点赞《文化交流》   我的良师益友《文化交流》如今走进了它的第30个年头,我为它点赞,为它祝福,为它庆贺。因为它是传播吴越文化的窗口,是万千读者的知音,是文艺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30年来,它让我钟情,让我倾倒,伴我度过多少个日日夜夜。我的书房、我的卧室、我的厅堂随处都可以看到它的踪影。在我的生活和言谈中总有它提供的信息和话题,因为我是浙江绍兴人,从小受到吴越文化的熏陶,对于家乡的一切是那么眷恋。尤其因为工作的需要使我不得不离乡背井,来到遥远的北国;到新华社工作后,甚至远涉重洋,去到拉丁美洲那些陌生的国土,十余年奔走在异国他乡。故乡的游子能读到来自浙江的《文化交流》,那是多么亲切、多么温馨、多么舒畅 这份用中英文编排的杂志能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也许就是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有像我这样的游子。他们和我一样,每逢佳节或闲暇会经常想起杭城西子湖的苏堤和白堤、楼外楼的西湖醋鱼;绍兴的大禹陵和兰亭、咸亨酒店的茴香豆和臭豆腐;嘉兴的粽子;还有奉化的水蜜桃和余姚的杨梅…… 《文化交流》办得好,因为它有明确的办刊方向:“立足浙江,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它以弘扬吴越文化为己任,而吴越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举世仰望。“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在2016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项目,《文化交流》大张旗鼓地加以宣传,因为浙江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而作为吴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文化、青瓷文化和茶文化很大程度上,正是通过“一带一路”传输到亚洲、非洲和欧洲各国的 作为《文化交流》的忠实读者,我一直想多为家乡尽点力。一是积极为《文化交流》写稿,从新世纪开始,我持续向家乡的读者介绍拉丁美洲等地,先后发表了有关智利、阿根廷、墨西哥、巴西和委内瑞拉以及南极洲的专稿,总数达数十篇之多。二是做义务宣传员,通过现身说法,向亲朋好友推介《文化交流》是一本图文并茂、精美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好刊物;我每月收到的杂志,经常被借阅一空。有的借阅不过瘾,就自己订阅。三是动员他人投稿。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朱迅的爸爸朱荣根是我的记者同行,他在上世纪50年代与我同年从南方来到北京从事新闻工作,曾任东京新华分社社长。他和夫人赵瑞云在我的鼓动下特地为《文化交流》撰写了包括樱花、料理、沐浴、和服和四处漫游等趣味性内容的杂记。我也为新婚燕尔的朱迅和王志撰写了小两口幸福生活的片段;佳木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郑立新由我引荐,在上海结识了杂志社编辑张科先生,也为《文化交流》撰写了不少有关中俄两国文化交往的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我为《文化交流》同印尼驻华使馆牵线搭桥建立友好关系的一段佳话。在庆祝亚非万隆会议60周年前夕,我为《文化交流》撰写了一篇题为《在万隆会议摄录周总理的外交风采》的特写,通过对我的同仁、新华社老一辈摄影记者钱嗣杰老人的采访,追述了当年亚非万隆会议的险恶背景和精彩场面。该文刊出后引起了印尼驻华大使易慕龙的注意,他通过《文化交流》编辑部,辗转找到了钱老和我,并盛情邀请我们到使馆做客。易慕龙大使说:“如今,亚非万隆会议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万隆精神依旧推动着亚非国家新型合作关系向前发展。令人震惊的是在会前发生了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数名中国代表团的记者不幸罹难。前不久,我阅读《文化交流》获悉钱嗣杰先生是该事件的幸存者,而且健康长寿,安度晚年。使馆好不容易找到了你们两位。”易慕龙大使亲自款待我们,还送了印尼国服和介绍该国风土人情的影集,并热情邀请我们到万隆旅行,以便亲身领略这个万岛之国的变迁 对于钱老来说这不啻是一次旧地重游。后来,钱老因年迈而未能成行,由我代为完成此次行旅。在使馆文化参赞郁妮女士的全程陪同下,我游历这个美丽的国度,还在万隆旧地凭吊了新华英烈。回想这次经历真是机缘巧合,要不是《文化交流》杂志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哪会引起印尼大使的注意,哪会有此机遇?会见时,易慕龙大使认真地翻阅《文化交流》杂志,我立即拍下了这一镜头。易大使对《文化交流》杂志十分赞赏,评价为“内容精彩,品位高雅,是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精品”。大使还说:“封面的仕女图十分漂亮,我很想有机会结识这位画家。”后来他去杭州时,在杂志社的牵线下,果真见到了著名画家潘鸿海。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良缘 2012年5月21日,钱塘江畔繁花如锦。印度尼西亚驻华使馆在杭州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文化旅游资源推介会。其间,易慕龙大使与著名画家潘鸿海相见畅叙。多年来,潘鸿海先生为《文化交流》杂志专供了不少封面画作。易大使对潘鸿海画家所作的封面画情有独钟,非常喜爱,一直想与画家见面。这次易大使的夙愿终于实现了。画家潘鸿海向易大使赠送了他必威体育精装版出版的画册,并向大使介绍自己早期在印尼采风与举办画展的图照。他们在贵宾客厅里倾心交谈。易大使当晚设宴招待潘鸿海画家,并邀请画家一起观看了洋溢着印尼风情的“印度尼西亚文化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