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一个文人的操守.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铭记一个文人的操守   1910年3月31日,北京大学中文系正式成立,这可称作是中国历史最悠久、声望最高的中文系。2010年北大中文系百年系庆时,“胡适人文讲座”成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北大中文系,乃至整个北大与胡适之间的渊源可谓深厚而又绵长。   胡适与北大的姻缘可追溯到1917年。在陈独秀的大力举荐下,从美国学成归来、时年27岁的胡适始在北大任教。意气风发、血气方刚的胡适参与开展了白话文运动,那时的他也是北大红楼前的一介风度翩翩美少年。41岁时,胡适又担任赫赫有名的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系主任;及至56岁,胡适出任北大校长。   1948年11月,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南京政府决计将北大南迁,校长胡适却坚持不撤离。他认定,北京大学只有在北平才可叫做北京大学,这里才是它的根。同年12月14日,胡适登上南京方面派来的飞机,临行前他殷殷切切地写下了难以割舍的便笺:我虽在远,决不忘掉北大!翌年4月,胡适从上海去美国,从此和北大永诀。   1962年,晚年既至、寄居台北的胡适越发思念起自己的故乡。但他知道,故乡是永远也回不去了。所以,他在遗嘱中尽量弥补未能叶落归根的缺憾。弥留之际,他更加思念曾留给他无数美好回忆的北大,执意要要把自己留存在大陆的102箱书籍捐给他挚爱的校园。   但是,自1954年那场由最高领袖毛泽东发动的百万知识分子对胡适的大批判后,胡适就成为一个危险的符号。在大陆“批胡”时代,胡适在北大图书馆里的书籍,有些已零落分散,有些被转至国家图书馆存放。   如今,胡适在大陆峰回路转,被奉为上宾,受到超乎寻常地喜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有关人士透露,胡适纪念馆正与北大图书馆合作,分别制作胡适书籍的目录,从而推动和北大进行胡适书籍的交换。      追索真迹      人生飘忽短暂,转眼就是百年。弹指一挥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已走过90余年的时光,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引领新文化启蒙运动的“五四”人物早已融入历史,几乎不着痕迹。但在台湾,如果你心存虔诚,便仍可在其各自的故居里觅到星星点点踪迹。   坐落在台北南港的胡适纪念馆是胡适晚年到台湾担任“中央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研院”)院长时的南港住宅,亦称为台北胡适故居。在一个下着初春小雨的午后,我坐公车来到“中研院”内的胡适故居。汽车越行至近前,就越显得人迹寥落。   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曾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学术研究机关,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其大部分改组为中国科学院等机构,也有的研究所随蒋介石政府迁往台湾。1954年,“中研院”在台北南港宣布“复院”。之后,蒋介石诚邀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职的胡适返回台湾,担当“中研院”院长。1957年冬,蒋介石拿出自己《苏俄在中国》一书的版税为胡适修建此居。   67岁时,胡适不想再在海外像个孤魂野鬼一样地游荡,遂于1958年4月到台湾,就任“中研院”院长一职,直至1962年2月24主持院士会议时突然发病溘然仙逝。   尽管胡适有志将“中研院”办成如普林斯顿研究院那样的国际学术机构,但他清楚地知道,无论从规模和影响而言,此“中研院”均已无法与中国科学院同日而语,他的舞台自然也不如以前那样广阔,无法任其尽情舞袖放歌了。   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大陆,胡适遭受到最猛烈的批判,他的为人及学术思想被肢解得体无完肤。然而,这个“卖国贼蒋介石的匪帮”“马列主义凶恶的敌人,’并没有惶惶乎不可终日,来台以后,胡适一直蜗居在南港这个朴质的居所里,对于谩骂和攻击,三缄其口,从未以任何形式反驳过那些对他不恭不敬之人。      亲睹芳容      及至胡适纪念馆,只见旁边题写着胡适那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蓦然间,仿佛就和这位文化泰斗有了一种神思契合。   胡适纪念馆由故居、陈列室和墓园三部分组成。在纪念馆的简介手册上有这样的文字:胡适的精神即为自由与理性,他的一生终极关怀是中国文化的重建和再造。   在这个不大的白墙蓝窗的平房里,各类物件仍依循胡适生前的原样摆放,其生前的起居作息可管窥一斑:会客厅里是红褐色的书柜、布面的沙发、古旧的老式藤椅……与客厅隔着屏风的餐桌上摆放着朴质的餐具,旁边的字牌注释说:“胡适的早餐:一碗稀饭,一片面包,一碟菜,一杯橘子水,一杯咖啡”。   在客厅另一边,是胡适的工作室和书房。应当说,胡适故居中最可津津乐道的还是胡适那些铺天盖地的书籍,文学、哲学、艺术、宗教等等,古今中外,大干万象,无所不包。这里,每一面可利用的墙壁都被胡适心爱的图书强势“侵占”。但见书房中,正放着厚厚一排纸色泛黄的古典书籍,似乎它们还在等待着主人亲切地触摸与犀利地检阅。   与胡适故居毗邻的陈列室,是1964年其美国友人捐建的。陈列室内摆放着胡适的半身塑像,身后装点的是其一大片亲笔墨迹,其中“要怎么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