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中翰 跳动了全球“中国芯”.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邓中翰 跳动了全球“中国芯”.doc

邓中翰 跳动了全球“中国芯”      2005年11月15日,邓中翰创建并率领中国芯片设计公司中星微电子首次成功将“星光中国芯”全面打入国际市场,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这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中首家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IT企业在美国上市,是中国企业在2005年原始创新、发展核心技术、走向世界的标志性动作。   邓中翰成功引用硅谷创业运作模式,首批资金为信息产业部以风险投资方式直接投入的1000万元。全球的电脑摄像头中,每10个中就至少有6个是采用中星微电子公司的“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      放弃绿卡回国创业      作为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的领军人物,邓中翰有着传奇般的经历。   他20世纪80年代从南京师大附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上学期间,他就尝试用量子物理的理论解释地质问题,论文曾荣获“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挑战杯奖”。   1992年,邓中翰赴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留学。他是大家公认的最勤奋的学生之一,他几乎放弃了一切娱乐,甚至电视都不看。到第5年毕业时,竟一连取得了物理学硕士、电子工程学博士和经济管理学硕士三个学位,成为该校建校130年以来第一位横跨理、工、商三个学科的学生。   邓中翰真正踏进社会的第一步,是到美国人才汇聚的硅谷闯荡。邓中翰有幸参与研发世界上计算速度最快的中央处理器。之后,IBM公司慧眼识才,把邓中翰接纳为高级研究员,负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研究。很快,多项发明专利的诞生证明了他们选择邓中翰的决策有“超值回报”,邓中翰因此获得“IBM发明创造奖”。当他领衔在硅谷创建一家集成电路公司时,他已经是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引人注目的人物,很快使公司的市值超过1.5亿美元。   “真诚待人,认真做事”是邓中翰的座右铭。真诚和认真,使得他的周围聚集了一大批海归精英,来自朗讯贝尔实验室的张辉,来自惠普的杨晓东......一批志同道合的伙伴组成了今天中星微的核心领导团队,他们之间的团结和默契令人称羡。   邓中翰十分谦和有礼,他说自己没办法不谦虚,在伯克利有那么多大师,在硅谷有那么多优秀企业,而许多优秀企业的创立者都是伯克利的校友。在如此多的人类精英面前,在比较中,自己凭什么骄傲?   1999年10月,邓中翰受国务院之邀回国参加建国50周年国庆观礼。当时的邓中翰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为李岚清等中央负责科技工作的领导讲述了硅谷及国际IT界的现状和前景。   就是在这一次庆典上,邓中翰下了回国创业的决心,“那个念头来得如此迅猛和强烈,让人难以招架,渴求得让人心悸,现在好像没有机会去体味那种激情了,有点怀念”。邓中翰说。   邓中翰萌生了成立一家中国本土芯片设计公司的设想。在信息产业部和各级相关领导的支持下,1999年10月,他的想法成为了现实,邓中翰与来自朗讯贝尔实验室的张辉、惠普的杨晓东等人放弃了在美国的事业与成就归国,借鉴硅谷模式成立了中星微电子公司。      挑战多媒体市场的快速异变      中星微在北京北四环边上的办公室常常彻夜灯火通明。   因为上班的时候太忙,邓中翰率领的中星微核心团队常常只好利用晚上的时间开会,他们称之为“碰一碰”,有时候这一碰就碰到三更半夜。对中星微来说,要做的事情确实太多太多了。   中星微电子成立之初,他们与信息产业部领导一起,多次沟通、探讨,决定借鉴微软的做法,从世界市场空白点着手进行公司主要产品的战略布局。相对通用CPU、存储器(Memory)芯片已经有Intel、三星这样的国际霸主领域,或如ARM或MIPS在嵌入式处理器市场上确定强势地位,对于缺乏人才和市场运做经验的小公司,要向它们挑战似乎有些“以卵击石”,最终必将失败。而被全球普遍注目的数字多媒体芯片领域仍处于群雄混战局面,且未来无论PC或移动通信业务,甚至3C整合时代的消费类电子等应用,数字多媒体芯片均担当“心脏”角色,邓中翰认为,“借以庞大市场需求,中国厂商联手攻克数字多媒体芯片领域,便如同美国攻占通用CPU、韩国攻占Memory芯片一样,完全有机会成功”。   从芯片定义到设计、流片、量产大概需要1年多的时间。2001年3月11日,中星微电子推出中国首枚具自主知识产权、百万门超大规模数字多媒体芯片“星光一号”,其集成度达到奔腾系列的水平,一个纽扣大小的空间里集成数百万个晶体管,光刻尺度0.25微米。中星微已经走在数码摄像处理芯片的领先位置。   然而,对中星微来说,此时不断升级的多媒体应用需求,技术流程和产品开发的挑战日益增加,但最头痛的还是人的问题。多媒体应用市场变化异常快速,从芯片设计到市场行销,再到客户服务,尤其前期的市场调研阶段,必须将未来两三年的目标市场想清楚,然后制定出产品的规格,进行研发和推广,而这种具有市场前瞻性预测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