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肝炎并发低血糖23例临床分析.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症肝炎并发低血糖23例临床分析.doc

重症肝炎并发低血糖23例临床分析   【关键词】 重症肝炎;低血糖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6-0749-01 中图分类号:R 512.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6.055      重症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类型,主要病变为肝细胞变性坏死,常可引起糖代谢异常,合并低血糖较为常见,低血糖除可引起出汗、神经质、颤抖、无力、眩晕、心悸、饥饿感外,严重的还可引起低血糖性休克,也影响重症肝炎的预后。为探讨低血糖与重症肝炎的关系,笔者对近年来收治的重症肝炎并发低血糖的2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15例慢性活动性肝炎及20例健康者进行对比,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肝病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病例,均符合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重症肝炎患者(重肝组)23例,男22例,女1例,年龄19~56岁,平均33.9岁,其中亚急性重肝(亚重肝)10例,慢性重肝(慢重肝)13例,HBV感染23例,合并HCV感染3例,合并HEV重叠感染1例。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慢活肝组)15例,男13例,女2例,年龄30~52岁,平均39.1岁,均为HBV感染。另选择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20例作为对照组,男17例,女3例,年龄20~42岁,平均27.6岁。所有病例均排除了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2.检测方法 患者于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静脉采血3 ml立即送检。血糖检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空腹血糖正常参考值为3.6~5.6 mmol/L,血糖低于正常为血糖减低,血糖<2.8 mmol/L诊断为低血糖症。   3.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      1.各组空腹血糖值比较 慢重肝患者、亚重肝患者、慢活肝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空腹血糖值分别为(2.91±1.33) mmol/L、(2.78±1.55) mmol/L、(3.77±0.52) mmol/L和(4.62±1.44)mmol/L,结果显示,慢重肝、亚重肝患者的空腹血糖值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和慢活肝患者的血糖值(P<0.01)。   2.肝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 慢活肝组15例中发生低血糖4例,发生率为26.67%,明显低于重肝组的65.22%(15/2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45<0.05)。   3.重肝患者存活者与死亡者空腹血糖的比较 23例重肝患者中,存活者13例,空腹血糖值为(3.29±0.98)mmol/L,死亡者10例,空腹血糖值为(2.17±1.25) mmol/L,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412,P<0.05)。      讨论      肝脏是糖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糖原合成、分解及异生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稳定血糖浓度方面起到“粮库”作用。重肝患者由于肝细胞受到严重破坏,糖代谢出现紊乱,常发生低血糖反应,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2]:①肝组织受到严重损害引起肝糖原储备不足;②病变的肝组织比正常肝组织消耗更多的葡萄糖,血糖供应相对不足引起低血糖;③与肝糖原代谢有关的酶如粗面内质网上的葡萄糖6磷酸酶受到破坏,功能异常,影响肝糖原的分解;④糖原的异生能力逐渐减弱,从而导致肝脏的代偿功能下降,空腹时容易引起低血糖症状。因空腹时肝脏释放的葡萄糖是血糖的唯一来源,故重肝患者多在空腹时发生肝源性低血糖。盛雄等[3]报道,慢重肝患者空腹血糖低于正常达80.9%,亚重肝患者达88.93%。   本组结果显示,慢重肝、亚重肝患者的空腹血糖值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和慢活肝患者的血糖值(P<0.01);重肝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慢活肝患者(P<0.05);且重肝患者中,存活者的空腹血糖值明显高于死亡者血糖值。表明重肝患者不仅大量肝细胞坏死,而残存的肝细胞因炎症、纤维化及硬化,致使肝细胞功能明显下降,出现明显的糖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空腹低血糖,而且病情越严重,血糖值越低。由于低血糖可使脑组织缺氧而致昏迷,甚至死亡。所以对于肝病患者,特别是重症肝炎患者,监测血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观察病情变化,当出现低血糖且血糖值较低时,提示病情可能恶化,需要及时处理,防止血糖进一步降低。因此,为降低重肝患者病死率,临床上应注意监测血糖,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洪尚游,万谟彬,赵汉美.重型病毒性肝炎并发低血糖临床分析[J].肝脏,2005,10(2):98-99.   [2]方 莉,伍 玲,沈慧敏,等.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血糖水平与预后关系的临床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