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与动态-论汉英中性词的语义偏移.docVIP

静态与动态-论汉英中性词的语义偏移.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静态与动态-论汉英中性词的语义偏移.doc

  静态与动态:论汉英中性词的语义偏移  编者按:语言的结构(形式)是语言研究实现科学化的理想初始点,然而学术界不少人却受超越结构主义美好愿望的驱动而忽略它。本期的组稿以规则与变异(马晓华、孙寰)为出发点,经过传承(王莉)环节凸显出语言的运作机制;情态的定量分析(宋丽珏)和模式化(郭淑芬)昭示我们,语言不是世界本身,而是人心智操作生成的相应图景(徐涛)。      提 要:语义偏移是一种特殊的语义现象。词语的意义有静态义和动态义之分。静态义是存在于词典或人的大脑中的词的意义,动态义是完成交际功能所表现出来的意义。语言中有些词的静态意义是中性的,但在动态时,虽然没有受到形容词修饰,一旦出现在某些特定的格式中,意义却向正极意义或负极意义转移。这种现象被称为中性词语义偏移现象。   关键词:中性词语;语义偏移;格式    Static and Dynamic Situation:Perspectives of Semantic Shift of   Chinese-English Neutral Terms   Ma Xiao-hua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China)   This article probes into special semantic phenomenon. The meanings of ic. Static meaning is the meaning of a ic meaning is unication. In language some eaning ics thEir meanings endatory or derogatory ones e special constructions though there are no adjective modifiers before them, antic shifting phenomenon of neutral terms by some scholars.   Key s; semantic shift; fixed construction      1 引言      词语的意义一般分为静态义和动态义。所谓静态义(static meaning),就是词语在静止状态下(在词典中或存储在人的大脑里)表现出来的意义。所谓动态义(dynamic meaning),就是把这些语言单位投入使用,完成交际任务后所表现出来的意义,又称为语用义。   一般情况下,静态义与动态义应该是一致的,即静态义=动态义。但也有相当多的时候,二者并不相同,也就是出现偏移。   语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本文讨论的语义偏移不包括语法意义的偏移,也不包括词汇意义中的理性意义的偏移,只指词语感情色彩的偏移。一般汉语教材在谈到感情色彩时,往往把它分为褒义、贬义和中性3种。这样的分类未免过于狭隘。例如:   ①他的讲话很有水平。   ②泥牛入海无消息。   ①的水平指高水平,②的消息指很少信息,两者的意义都很难用褒义、贬义概括。所以,我们同意邹韶华的分类:正极意义与负极意义(邹韶华2001:1)。正极意义包括褒义、大义、多义等。负极意义包括贬义、小义、少义等。因此,上面两例可以表述为:①的水平偏向正极意义,而②的消息偏向负极意义。   本文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结构,探讨中性词语义偏移现象,分析和阐释汉英中性词语义偏移的取向和偏移的格式。      2 中性词语义的两极      张家骅用俄罗斯当代语义学中的标尺两极规律来解释中性词的语义偏移。他认为中性名词受到人们在认知方面的标尺两极规律影响,意义向标尺的极端偏移(张家骅 2001:9)。中性词的语义偏移包括偏向正极和偏向负极两种情况,个别情况向两极偏移。例如:   ①开完会浏览黄山,大家就有情绪了。   ② 他不会来了,他有情绪。   显然,①②句中的情绪处在动态时,是偏向两极的。①的情绪向正极偏移,②的情绪向负极偏移。   2.1 正极   从研究现状看,学者们已经对这种现象达成共识,即,语言中以正极意义为内容的词数量较多,使用频率较高。多数向正极偏移是受到人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社会心理影响,这一心理上的普遍特征要求人们在交际中尽量减少不愉快。从认知心理上讲,偏向正面是人的一种常规心态。正是偏向常态这条认知原则决定绝大部分中性名词向褒义和正面义偏移(沈家煊1997:12)。   其次,中性词语义向正极偏移还可以用礼貌原则来解释。Leech(1983:132)的礼貌原则包括6个准则。其中,4个准则与评价有密切关系:1)赞扬准则(要尽力缩小对他人的贬损,尽力夸大对他人的赞扬);2)谦虚准则(尽量缩小对自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