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礼貌用语.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礼貌用语

* 3.职衔称 交往对象拥有社会上受尊重的学位、学术性职称、专业技术职称、军衔和爵位的,可以“博士”、“教授”、“律师”、“法官”、“将军”、“公爵”等称呼相称。 这些职衔性称呼还可以同姓名、姓氏和泛尊称分别组合在一起使用,例如:“乔治?马歇尔教授”、“卡特博士”、“法官先生”等等。 * 4.职业称 对不同行业的人士,可以被称呼者的职业作为称呼。比如:“老师”、“教练”、“警官”、“医生”等等。对商界和服务业从业人员,一般约定俗成地按性别不同分别称为“小姐”、“先生”等。 5.姓名称 在—般性场合,彼此比较熟悉的人之间,可以直接称呼他人的姓名或姓氏。例如,“乔治?史密斯”、“张志刚”等等。中国人为表示亲切,还习惯在被称呼者的姓前面加上“老”、“大”或“小”等字,而免称其名,如“老王”、“小张”。更加亲密者,往往不称其姓,而直呼其名,如“志刚”、“立波”等等。 * 6.特殊性的称呼 对于君主制国家的王室成员和神职人员应该用专门的称呼。例如,在君主国家,应称国王或王后为“陛下”;称王子、公主、亲王等为“殿下”;有爵位的应称爵位或“阁下”。对神职人员应根据其身份称为“教皇”、“主教”、“神父”、“牧师”等等。 除以上常用的称呼外,在交往叶,还有以“你”、“您”相称的“代词称”和亲属之间的“亲属称”。社会主义国家和兄弟党之间,人们还以“同志”相称。 * (二)称呼禁忌 交往中如称呼不当就会失敬于人,失礼于人,所以一定要注意称呼的禁忌。 1.错误的称呼 称呼对方时,记不起对方的姓名或张冠李戴,叫错对方的姓名,都是极不礼貌的行为,是社交中的大忌。尤其是外国人的姓名,在发音和排列顺序上同中国人的姓名有很大差别,如果没有听清楚或没有把握,宁可多问对方几次,也不要贸然叫错。对被称呼者的年龄、辈分、婚否以及同其他人的关系做出错误判断,也会出现错误的称呼,如将未婚妇女称为“夫人”等。 * 2.易产生误会的称呼 不论是自称还是称呼他人,要注意不要使用让对方产生误会的称呼,,如“爱人”,中国人爱把自己的配偶称为“爱人”,而外国人则将“爱人”理解为“婚外恋”的“第三者”;还有“同志”、“老人家”等易让外国人产生误会的称呼,不要使用。另外,也不要使用过时的称呼或者不通用的称呼,让对方不知如何理解。 * 3.带有歧视、侮辱性的称呼 在正式场合,不要使用低级、庸俗的称呼或用绰号作称呼。如“哥们儿”、 “姐们儿”、“死党”等等。不论在任何情况下,绝不能使用歧视性、侮辱性的称呼。例如:“老毛子”、“洋妞”、“死老头”等等。 * * (三)称呼的原则 1.称呼要看对象 2.称呼要看场合 3.要与称呼人身份、地位相称 * 问候,也就是人们相逢之际所打的招呼,所问的安好。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作为交谈的“开场白”来被使用的。 问候是交谈的导入阶段,也是交谈的第一礼仪程序。 4.1.2 问候 问候礼仪的主要的用途,是在人际交往中打破僵局,缩短人际距离,向交谈对象表示自己的敬意,或是借以向对方表示乐于与之多结交之意。所以说,在与他人见面之时,若能选用适当的问候礼仪用语,往往会为双方进一步的交谈,做好良好的铺垫。    反之,在本该与对方见面问候几句的时刻,反而一言不发,则是极其无礼的。 * 中国传统的问候语及表达方式繁多,常见的有: 第一类,问候语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有关,如吃、喝等。 第二类,问候语与问候的对象正在进行的活动有关。 第三类,问候语与了解对方行动目的有关。 第四类,问候语是不具体涉及交谈双方的。 现代商务场合问候语随着时代变化也日益变得简洁,以“您好”、“忙吗”为问候语。 * 1、问候次序 ??? 如果同时遇到多人,特别在正式会面的时候,宾主之间的问候要讲究一定的次序。 ??? 一个人问候另一个人。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之间的问候,通常是“位低者先问候”。即身份较低者或年轻者首先问候身份较高者或年长者。 ??? 一个人问候多人。这时候既可以笼统地加以问候,比如说“大家好”;也可以逐个加以问候。当一个人逐一问候许多人时,既可以由“尊”而“卑”、由长而幼地依次而行,也可以由近而远依次而行。 * 2、问候态度 问候是敬意的一种表现,态度上需要注意: 要主动。问候别人,要积极、主动。当别人首先问候自己之后,要立即予以回应,不要不理不睬摆架子。 要热情。问候别人的时候,通常要表现得热情、友好。毫无表情,或者表情冷漠的问候不如不问候。 要自然。问候别人的时候,主动、热情的态度,必须表现得自然而大方。而且要专注。问候的时候,要面含笑意,以双目注视对方的两眼,以示口到、眼到、意到。 * 寒暄者,应酬之语是也。在多数情况下,寒暄与问候的应用情景都比较相似,都是作为交谈的“开场白”来被使用的。从这个意义讲,二者之间的界限常常难以确定。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