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杨绛:傲骨兰心奇女子.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岁杨绛:傲骨兰心奇女子.doc

PAGE  PAGE 9 百岁杨绛:傲骨兰心奇女子   才女贤妻,   甘做钱钟书的   杨绛原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1911年7月17日出生于北京,是家中的第四个女儿。她的父亲杨荫杭学养深厚,早年留日,后成为江浙闻名的大律师,曾做过浙江省高等审判厅厅长。   受父亲启蒙,杨绛自幼喜欢读书。一次,父亲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会怎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呢?”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   高考时,17岁的杨绛的愿望是考取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但那一年清华大学没有招南方女生的名额,无奈,杨绛上了苏州东吴大学。   1932年,东吴大学因学潮停课,21岁的杨绛与朋友们一起考取了燕京大学的研究生,准备开学时一起入学。但杨绛临时变卦,毅然去了清华大学当了一名借读生。母亲后来打趣她说:“阿季的脚下拴着月下老人的红线,所以才心心念念只想考清华。”   当年3月初,杨绛去看望老朋友孙令衔,孙正要去清华大学看望表兄,两人就一块去了。孙的这位表兄不是别人,正是钱钟书。杨绛第一次见到钱钟书,只见他身着青布大褂,脚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镜,浑身上下散发着儒雅的气质,眉宇间蔚然而深秀。而杨绛在钱钟书的眼中也别有一番神韵,她身材窈窕,面容白皙、清秀,性格温婉,人又聪明大方。匆匆一见,彼此只是点头示意,却相互难忘了。   待第二次单独相见时,钱钟书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我还没有订婚。”杨绛说:“我也没有男朋友。”从此他们开始书信往来,且越写越勤,一天一封,双双坠入爱河。   在鸿雁传书中,杨绛的创作欲望被激发出来。写于1933年的《收脚印》是她的处女作。时隔一年,朱自清将她第一次试写的短篇小说――《璐璐,不用愁!》推荐给《大公报》的文艺副刊,后被林徽因选入《大公报文艺丛刊小说选》一书。此后,文思泉涌的杨绛在文学创作上一发不可收拾。与此同时,她与钱钟书“才子佳人,势均力敌”的爱情故事,也在清华大学被传为佳话。   1935年,两人在苏州举行了婚礼。多年后,杨绛在文中回忆道:“《围城》里那位结婚时穿黑色礼服,白硬领圈被汗水浸得又黄又软的新郎,不是别人,正是钟书自己。我们结婚时选的黄道吉日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   不久,钱钟书通过“庚子赔款”赴英公费留学考试,要到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读文学。杨绛毫不犹豫地中断了清华大学的学业,陪同丈夫远赴英国留学。   在婚姻生活中,满腹经纶的大才子显露出异常的笨拙,他不会打蝴蝶结,分不清左右脚,拿筷子只会像小孩儿那样一把抓……杨绛包揽了生活中的一切杂事,做饭缝衣,翻墙爬窗,无所不能,还要在灶旁完成自己的剧作,但她没有一丁点埋怨,因为她爱丈夫胜过爱自己。   1937年,他??的女儿降生了。钱钟书每天到医院探望妻子时,都会苦着脸对杨绛说:“我在家做坏事了”。头一次是,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和墙壁染黑了。杨绛说:“不要紧,我会清洗。”“墨水呀!”“墨水也能洗。”钱钟书放心地回去了。第二次是,他说他不小心砸坏了台灯。杨绛问明是怎样的灯后,忙说:“不要紧,我会修。”第三次是,他说他把门轴弄坏了,门关不上。杨绛说:“不要紧,我会修。”   夫妻俩在伦敦远郊探险时,钱钟书额骨上生了一个疔,杨绛很着急,但她安慰丈夫说:“不要紧,我会给你治。”有人给杨绛介绍了一位英国女护士,那名女护士热心地教她怎样做热敷治疗。杨绛按照护士教的方法每隔几小时为钱钟书做一次热敷,没过几天就把粘在纱布上的粘连组织连根拔去,没让丈夫的脸上留下一点疤痕。钱钟书从此在生活上更加依赖妻子了。他曾不止一次地感叹,他娶到了“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笑对劫难,   世间最懂“围城”的女子   夫妻俩于1938年秋回国,因赶上日寇侵华,苏州、无锡沦陷,杨绛的娘家人和婆家人都避居在上海。回国后,杨绛任职很多,比如出版社翻译、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等。相对于学术成就,杨绛更得意的是“终身不改地做钱钟书生命中的杨绛”。“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却也很有意思。钟书承认我们的婚姻美满,可见我的终身事业很成功,虽然耗去我不少的心力、体力,但我一点不觉得委屈。他的天性没有受到压迫和损伤,我保全了他的天真、淘气和痴气,这很不容易。实话实说,对钱钟书个人以及全世界所有喜读他作品的人来说,我都是功莫大焉!”暮年之际,杨先生用少女般调皮的口吻对朋友这样说。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上门时,杨绛泰然周旋,第一时间将丈夫的手稿藏好;她带丈夫主动拜访沈从文夫妇,努力修好两家的关系;自家的猫和林徽因家的猫打架,心思单纯的钱钟书总是第一时间拿起木棍,要为自家猫咪助威,杨绛连忙阻止,说“打猫得看主人脸”。她的沉稳周到,是痴气十足的钱钟书与外界的润滑剂。   1942年年底,杨绛创作的话剧《称心如意》一鸣惊人,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