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_木兰辞_创作时代与作者之探究.pdf
5木兰辞6创作时代与作者之探究
贺玉萍
(洛阳大学, 河南洛阳 471023)
¹
摘 要: 对5木兰辞6的研究, 应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综合考虑时代文化和民族风尚诸因素 , 则可以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释, 进而认定它为北魏鲜卑族民歌。
关键词: 木兰辞; 北魏; 鲜卑族民歌
中图分类号: I207.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113X( 2004) 01- 0020- 02
5木兰辞6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有关其创作时代
与作者的争论, 从宋代已开始, 凡有唐人作、曹魏人作、
隋人作、北朝人作、南朝人作诸说, 莫衷一是。
考之5木兰辞6 , 人物塑造兼具女子恬静与武士威猛,
场景描写以农耕生活为主又不乏游牧民族遗风, 故事情节
完整又有多首民歌拼接的痕迹, 极为对立的意象纠合在一
起, 给这首诗留下诸多疑问。该诗开头6 句与汉代乐府5鼓
角横吹曲6之5折杨柳枝歌6几乎完全一样, 只是变/ 敕敕何
力力0为/ 唧唧复唧唧0 , 而5文苑英华6第 333 卷录5折杨柳
枝歌6首句直为/ 唧唧复力力0更是有力的佐证。从军一段
/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0等 6 句, 内容高度概括, 以俯
视的眼光总揽军旅生涯, 一改民歌叙事反复周匝、互文换
义的手法, 凛然有唐人诗风, 与整篇风范迥异, 多数学者
认为有重大的修改, 应视为新作替换。结尾/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0之句, 与整篇故事无关, 起着比兴作用, 曹道
衡等先生认为: /相当于汉代5相和歌6中的-趋. 和南朝民
歌中的-送. , 都是南朝乐官加工的产物。0 [1]P. 463认为是乐
府歌唱中的煞尾曲, 极中肯綮 。据此可知, 5木兰辞6至少
拼接了三首独立成篇的诗歌。至于其故事蓝本, 黄锂先生
举证元代5汉孝烈将军记6碑文曰: /汉文帝时, 单于侵境,
大括天下以民御, 神父当行成, 父极痛无一男子可代抚己
者。咏叹良久, 竟行。神闺中, 悯其父老, 即洗铅粉、脱梳
饵、变戎服、贯甲胄, 趋赴军中, 搴旗斩将, 攻城略地, 所
向克捷, 莫有当其锋者。在军凡十二年, 屡立殊勋, 论功
上首, 辞弗受赏, 愿旧故里, 事奉父母。文帝嘉焉, 特从其
志。0认为神即木兰形象的依托, 5木兰辞6是在这个故事基
础上改编而成的。这种说法虽然牵强, 但从一个侧面说明
木兰故事的流传已久, 经过发展变化至北魏时才基本定
型。
孙楷第目此诗曰: /余谓以5木兰诗6尔曹魏固误, 然若
将时代下移, 以诗属拓跋魏, 则似当矣。0 [2]P. 609在有关该诗
时代与作者各种论点中可谓独具眼光。因为从该诗全篇的
风范、意象、生活特征等因素综合考虑, 其为北魏民歌最
符合情理。对于5木兰辞6中称谓自相矛盾的地方, 孙氏也
作了认真的研究: / 至其词或曾经后人润色, 如诗中忽云
-可汗. , 忽云-天子. , 自是牾?, 即涂改未完之证。0是修改
过后留下的痕迹。他的这个观点, 试图对诗歌存在的问题
进行解释, 然并不能使人完全信服。尽管如此, 孙氏的研
究仍具有划时代意义。/ 自是牾?, 涂改未完之证0一语, 如
银瓶乍破, 一下启迪了人们的思路 , 引导后来研究者能换
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沿着这个思路重新审视5木兰辞6 , 一
切都证明一个问题, 那就是与所有优秀民歌一样, 5木兰
辞6也是经过许多人的加工改造, 是不同时期人们智慧的
产物、艺术再创造的结晶。综上可以说, 女子代父从军的
故事传说是5木兰辞6故事的蓝本, 北魏乐府民歌是主干艺
术形式, 不同的诗歌拼接起到点缀、润色的作用。
作为民歌, 5木兰辞6出现于民族融合时代、民族融合
地区, 在流传过程中, 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文化理
念和审美情趣理所当然的搀入, 对其进行了不断地修改、
加工、提炼, 这一过程一直进行到郭茂倩5乐府诗集6刊录
此诗才最后停止。这些修改使各首诗歌原有的审美情趣和
思想感情相互修正、逐渐适应, 最终向同源性文化和统一
性方向靠拢, 因而5木兰辞6具有民歌质朴风格与文人诗精
炼的特点, 表现出兼容的文学特征, 诗中/天子0与/ 可汗0
并陈, 中原之/ 户织0与塞外之/ 明驼0互映, 黄河之流水与
燕山之/ 胡骑0 , 粗旷与博大, 雄壮与纤丽, 亲情与生死,
家国大事与闺阁思虑, 如一幅幅变幻奇丽的画卷展现在人
们眼前, 这是诗中诸多不合榫之处的真正原因。如脱离不
了研究的局限, 一味沉溺其中, 各执一端, 则永远解释不
清这些问题。
公认5木兰辞6创作于北魏时期的学者, 仍存在将其列
入/汉人歌0、抑或/ 虏人歌0的分歧。综合分析诗中风物人
情及审美风尚, 将5木兰辞6属之鲜卑族之/ 虏人歌0则较符
合事实。至于诗歌中儒学理念的表现, 当视为强烈民族思
想认同感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