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构施工图识读;钢筋平法施工图的识读;1柱的平法识读;; 2 梁的平法识读;; 2.1.1集中标注;2、梁截面尺寸。等截面梁用b×h表示;加腋梁用b×h、yc1×yc2表示(其中c1为长,c2为高);悬挑梁当根部和端部不同时,同b×h1/h2表示(其中h1为根部高,h2为端部高)。
3、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箍筋肢数写在括号内。箍筋加密区长度按相应抗震等级的标准构造详图采用。
例 10@100/200(2)表示Ⅰ级钢筋、直径10mm、加密区间距100mm、非加密区间距200mm,均为双肢箍;
13 Φ 10@150/200(4)表示Ⅰ级钢筋,直径10mm,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150mm,梁的中部间距200mm,四肢箍;
8@100(4)/150(2)表示Ⅰ级钢筋、直径8mm、加密区间距100mm为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mm为双肢箍。;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
所注规格及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加号“+”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联。注写时须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以示不同直径及与通长筋的区别。
例 2 ф 22用于双肢箍;2 ф 22+(4 ф 12)用于6肢箍,其中2 ф22为通长筋,4 ф12为架立筋。
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均为全跨相同,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将上部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分隔。
例 2 ф 14;3 ф 18表示梁的上部配置2 ф 14的通长筋,下部配置3 ф 18的通长筋。;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
当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须配置符合规范规定的纵向构造钢筋。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G打头,接续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
例 G4 ф 1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4 ф 12的纵向构造钢筋,两侧各配置2 ф 12。
当梁侧面需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N打头,接续注写配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
例 N6 ф 18,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6ф18的受扭纵向钢筋,两侧各配置3 ф 18。
当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不再重复配置纵向构造钢筋,但此时受扭纵向钢筋应满足规范对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的间距要求。
6、梁顶面标高高差此项为选注值。当梁顶面标高不同于结构层楼面标高时,需要将梁顶面标高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注写在括号内,无高差时不注。高于楼面为正值,低于楼面为负值。; 2.1.2原位标注;次梁的构造;;2、梁下部纵筋
与上部纵筋标注类似,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同排纵筋有两种不同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且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例 6 ф 25 2/4表示下部纵筋共两排,上排2 Φ 25,下排4 Φ 25,全部伸入支座。
当梁下部纵筋不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
例 6 Φ 25 2(-2)/4表示上排纵筋2 Φ 25,不伸入支座,下排纵筋4 Φ 25,全部伸入支座。
3、附加箍筋或吊筋
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附加箍筋的肢数注在括号内。
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吊筋相同时,可在图中统一说明,少数与统一说明不一致者,再原位引注,见图7.2.4~7.2.5。
;; 2.2 截面注写方式
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择一根梁,用剖面号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注写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
将图7.2.1框架梁KL2用截面注写方式表示,见图7.2.6。;悬挑梁不等高截面尺寸注写示意;7.3 剪力墙的平法识读;;注:
1、在编号中,如若干墙柱的截面尺寸与配筋均相同,仅截面与轴线的关系不同时,可将其编为同一墙柱号;
若干墙身的厚度尺寸和配筋均相同,仅墙厚与轴线的关系不同或墙身长度不同时,也可将其编为同 一墙身号
2、对于分布钢筋网的排数规定:
非抗震:当剪力墙厚度大于160时,应配置双排;当其不大于160
时,宜配置双排。
抗震:当剪力墙厚度不大于400时,应配置双排;当剪力墙厚度大
于400,但不大于700时,宜配置三排;
当剪力墙厚度大于700时,宜配置四排。
各排水平分布筋和竖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与间距应保持一致。
当剪力墙配置的分布钢筋多于两排时,剪力墙拉筋两端应同时勾住
外排水平纵筋和竖向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视频监控系统维保方案及报价范文.doc VIP
- DB1311_T 060-2024 脱毒甘薯苗快繁技术规程.docx VIP
- DB1301T 328-2019 甘薯茎尖组织培养及脱毒试管苗快繁技术规程.docx VIP
- DB1301T 328-2019甘薯茎尖组织培养及脱毒试管苗快繁技术规程.docx VIP
- 四川省2025年高职单招文化考试(中职类)英语试卷+答案 完整版2025.pdf VIP
- 《机械基础(第七版)习题册》参考答案.pdf VIP
- 积分变换课件.pptx VIP
- 灯塔工厂架构设计思路1.pptx
- 建筑职业安全健康应急准备及应急响应预案.doc VIP
- 《第56号教室的奇迹》.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