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门古隶神韵,承中华书法精髓.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赏石门古隶神韵,承中华书法精髓.doc

PAGE  PAGE 4 赏石门古隶神韵,承中华书法精髓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汉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记载,当我们终于远足古城,开启了新一年的感知汉字魅力的考察,才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古人所说的“留此一?g土,犹是汉家基”的深刻内涵与意义。所以去年冬月我带领书法班学生参观汉中博物馆 古汉台,于那沉默的古朴与厚重之中寻找隶书的恣肆与奔放之美。   当天的天空格外明朗,同学们在冬阳的沐浴下显得更加朝气勃勃。汽车一路飞驰,车内荡漾着欢乐的歌声,以及清脆的笑声,不知不觉就到了。只见正门匾额上写着三个大字“古汉台”,厚重雄浑,一股英豪霸气。据说,当年刘邦做汉中王就是在这里举行的典礼仪式。古汉台的历史地位可见一斑。怀着无比的期待和憧憬进去,我们将进行一次震撼和丰厚的历史回览。   望江楼,台高七米,据说在当时立于此楼,不仅能够一览全城美景,就连遥遥汉江也能极目远眺,这岂不是登高望远的一处绝好胜地?真不愧是:“汉水东流几千里,秦云北望第一楼。”同学们仰望古楼,回想着刘邦在此称雄的巍然豪迈。   拾级而下,院内行走,古柏苍郁,银杏绚黄,只觉得清新淡雅,古色古香。在这清幽的环境里,孩子们有序地跟随导游四处观赏,迷醉在这历史、文化与景色的视觉冲击之中。来到桂荫堂后面,院子里一棵四百多年的皂角树,虽树心已空,但依旧枝繁叶茂、郁郁葱葱,送来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   终于看到汉台碑林了!这里是历史与书法的宏大盛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遗迹。同学们的兴致愈来愈浓烈。一个个红光满面,显得神采飞扬。   首先参观了褒斜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典故就出在这里。据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条人工开凿的穿山隧道,是关中通往巴蜀的主干道路,也因此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如:邮、亭、驿、置及交通工具。一条条栈道,仿佛是巨龙依附着陡峭山体蜿蜒前行,每赏一处,便带给我们强烈的心灵震撼。   陈列室内一张拓片,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一个交通规则 “仪制令”。石刻高60厘米,宽40厘米。中刻“仪制令”三大???,相当于现在的交通规则,它是研究古代道德规范和礼貌行为的实物资料。   最后一站,也是此行参观的最终目的 石门十三品。它是从褒谷石门隧洞内外凿迁下来的十三方精品摩崖石刻,又称“汉魏十三品”。这里,一件件书法珍品以一种静默无声无息地述说着历史与文化的辉煌;这里展出的既有拓本,又有石刻原迹,拓本看得多了,石刻的历史原貌还是头一遭看得如此真切,同学们不由得贴着玻璃聚精会神地感受石刻汉字的朴拙与原始。   现将“石门十三品”择其重点进行讲解。   一品《石门》,虽只两个笔力遒劲的隶书“石门”,却完美地展示出汉字的力与美。   二品被称作“陕南第一古石”的《 君开通褒斜道》摩崖石刻。记载了汉明帝刘庄复通褒斜道开凿府门隧洞的事。从书法上说,它上承秦小篆、下启古隶,隶中带篆,颇有古韵,为篆书向隶书过渡的典型代表。   又一件震慑心灵、流传广泛的作品 五品《石门颂》摩崖石刻,它记述了杨孟文奏请复修褒斜道之事,是考察褒斜道通塞、变迁的重要史料。是东汉隶书的代表作,代表着古代隶书的最高水平。它奔放质朴,浑壮飘逸,完美地展示了隶书的笔画波折和灵动飘逸。它是千百年来书法家竞相临摹的佳作。据讲解员介绍,1936年中华书局版的《辞海》封面上的《辞海》这两个字就出自《石门颂》,还有《汉字日报》刊头这四个字也出自此颂。被后世称为“汉隶之极作,学隶者必学之范本”。   七品《玉盆》两字,传为张良手笔,笔力遒劲,气势奔放。书于河水中一块巨石上,因巨石色泽如玉、形状似盆而得名。由于几千年的河水冲刷,字迹已显得隐约模糊了,但从淡淡的印迹中还能想象出当时的容颜。   八品《石虎》是西汉郑子真所书,用笔厚实遒劲,“石”字左边波挑拙朴而不轻佻,“虎”字结构删繁为简,左右波挑沉稳,又互为呼应,下面三竖开张且蓄势,似雄健猛虎弓腰蓄势待时扑跃之姿。许多出版汉代摩崖石刻均收入“石虎”二字,并为之作记。   九品《衮雪》,乃曹操手迹。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西征经过石门栈道咽喉处时,见褒河流水汹涌而下,撞石飞花,堆浪如雪,挥笔写下“衮雪”两个大字。随从提醒:“衮字缺水三点”。曹操抚掌大笑:“一河流水,岂缺水乎!”遂成千古美谈。后这两字便被刻于河中巨石上流传至今。观“衮雪”二字,近篆而非,属隶又违,笔触圆润而流利,生动而有。“衮”一撇一捺,威然阳刚;“雪”字内秀朴实,柔情万种。不由得想起有诗赞曰:“滚滚飞涛雪作窝,势如天上泻银河。浪花并作笔花舞,魏武精神万顷波。”   最后,但见第十三品《石门铭》字体雄浑,气势磅礴,是由隶向楷的过渡,在魏碑中地位极高。它给本次的书法之旅进行了大气华丽的总结。   当我们徜徉在那几千年遗存下来的古遗址之上,聆听这静默中的激情与豪迈,感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