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建筑抗震设计
1、地震概念及建筑抗震的基本要求
2、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地震概念及建筑抗震的基本要求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应研究的对象
1. 地震动的特性
2. 建筑结构的特性
地震概念及建筑抗震的基本要求
地震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地震约达五百多万次,绝大多数地震由于发生在地球深处,或者它所释放的能量小而人们难以感觉到。人们能感觉到的地震叫有感地震,是地震总数的1%左右。造成灾害的强烈地震则更少,平均每年发生十几次。强烈地震会引起地面剧烈摇晃和颠簸,并会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造成工程建筑物的破坏。地震还可引起火灾、水灾、山崩、滑坡以及海啸。这些现象都给人类造成灾难。
地震概念及建筑抗震的基本要求
震源、震中、地震波
地震概念及建筑抗震的基本要求
地震震级
地震动地面运动加速度
地震概念及建筑抗震的基本要求
地震烈度
1.众值烈度——63.2%
2.基本烈度——10%
3.罕遇地震烈度——2%-3%
地震概念及建筑抗震的基本要求
地震影响
1.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抗震设防烈度
6
7
8
9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0.05g
0.10(0.15)g
0.20(0.30)g
0.40g
地震概念及建筑抗震的基本要求
地震动的特性
加速度幅值
频谱特性
持续时间
地震概念及建筑抗震的基本要求
设计特征周期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设计地震分组
地震概念及建筑抗震的基本要求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划分——甲类、乙类、丙类、丁类
甲类建筑——地震破坏后对社会有严重影响,对国民经济有巨大损失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
乙类建筑——主要指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要尽快恢复,且地震破坏会造成社会重大影响和国民经济重大损失的建筑。
丙类建筑——地震破坏后有一定影响及其他不属于甲、乙、丁类的建筑。
丁类建筑——地震破坏或倒塌不会影响甲、乙、丙类建筑,且社会影响、经济损失轻微的建筑。
地震概念及建筑抗震的基本要求
建筑抗震设防标准
甲类建筑——地震作用计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要求;抗震措施:6~8度,提高1度,9度时比9度更高。
乙类建筑——地震作用计算符合本地区设防烈度要求;抗震措施:6~8度,提高1度,9度时比9度更高。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计算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设防烈度要求。
丁类建筑——一般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设防烈度要求;抗震措施适当降低,但度时不应降低。
地震概念及建筑抗震的基本要求
建筑抗震设计思想
抗震设防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小震不坏:弹性、正常使用状态、可用弹性理论分析。
中震可修:结构具有相当的变形能力,不发生不可修复的脆性破坏。
大震不倒:具有足够的变形能力。
地震概念及建筑抗震的基本要求
两阶段抗震设计步骤
第一阶段设计:以多遇地震(第一水准)下的弹性地震作用进行构件内力分析,然后用与设防烈度(第二水准)相应的多系数表达的抗震承载力验算公式验算结构构件。
第二阶段设计:对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地震时易倒塌的结构以及有明显不规则的结构,除进行第一阶段变形验算外,还要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验算,目的是防止倒塌。
地震概念及建筑抗震的基本要求
场地和地基
场地——工程群体所在地
建筑场地的选择——应避开不利和危险地段
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Ⅰ、Ⅱ、Ⅲ、Ⅳ类
地震概念及建筑抗震的基本要求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1.建筑设计和结构的规则性
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
地震概念及建筑抗震的基本要求
不规则结构
地震概念及建筑抗震的基本要求
不规则结构
地震概念及建筑抗震的基本要求
不规则结构对抗震的不利影响
1.影响合理有效地布置抗侧力构件,减弱甚至严重影响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2.影响结构计算模型的有效性;
3.影响对抗震薄弱部位采取的抗震构造措施的有效性。
地震概念及建筑抗震的基本要求
不规则建筑的设计要求
平面不规则,竖向规则: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
平面规则,竖向不规则: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薄弱层的地震剪力乘以1.15,弹塑性变形分析;
平面不规则,竖向不规则:同时符合上述要求。
地震概念及建筑抗震的基本要求
防震缝
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材料种类、结构类型、结构单元的高度和高差,留有足够宽度,其两侧的上部结构应完全分开。
地震概念及建筑抗震的基本要求
建筑结构体系的要求
1.应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时间域激电中梯、测深作业指导书.pdf VIP
- 2025年水利工程监理工作报告.pdf VIP
- 激电中梯、激电测深工作概要.pptx VIP
- 药物分析与常用组学技术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2025年杭州临安区公开招聘专职社区工作者和两新专职党务工作者3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蒸馏法海水淡化阻垢剂性能评价方法 动态模拟试验法 编制说明.pdf VIP
- 无障碍设计PPT课件.ppt VIP
- CTD格式申报资料(原料药)新.pdf VIP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无障碍设计原则》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