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5年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分解[选修四]附解析.docVIP

江苏省2015年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分解[选修四]附解析.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2015年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分解[选修四]附解析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2015·江苏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一模·24)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唐]吴兢《贞观政要》 请回答: (2)据材料二,指出秦朝是如何“仁义不施”的?(3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为实施其“存百姓”思想而采取的经济措施。并据材料一、三,指出孔子和唐太宗提出或实行其治国理念的根本目的。(3分) (4)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和唐太宗实行其不同政策的不同结果。(2分) 【考点】(2)秦始皇 (3)唐太宗;孔子 (4)秦始皇;唐太宗 【解析】(2)据材料二中“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二十倍于古……见税什五” 得出赋役沉重,“秦王焚文书而酷刑法”得出焚书、刑法严酷。 (3)第一小问措施,据材料三中“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目的,据材料一“道千乘之国”、据材料三“为君之道,必须……”、“若安天下,必须……”概括回答即可。 (4)据材料二中“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据材料三中“贞观政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2)措施:赋役沉重;焚书;刑法严酷。(3分) (3)措施: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2分,答到其中2点即可) 目的:维护统治者的统治。(1分) (4)结果:秦:很快灭亡;唐:出现“贞观之治”局面。(2分) 2.(2015·江苏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一模·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范——《贞——李治”可以归纳为实现了中原与游牧民族的政治一体化,促进了民族融合;根据材料三“康熙帝决策废弃长城,实际是拆除了分割广大汉人与“三北”少数民族的一道隔离墙,不再有内外之分,迅速形成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可以归纳为形成了空前“大一统”的局面。 【答案】(1)措施:移民、筑城、设县。(2分,任两点2分) 意义:传播汉族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边疆地区发展;促进民族融合;扩展疆域;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2分,任两点2分) (2)思想:民族平等。(1分) 举措:设置机构,任用当地人管理;册封;和亲通婚。(2分,任两点2分) (3)意义:改变了传统、狭隘的民族观念;实现了中原与游牧民族的政治一体化,促进了民族融合;形成了空前“大一统”的局面。(3分) 3.(2015·江苏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二模·24)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历时八年兵燹乱贼虽已荡平,寰宇大致底定,然疮痍尚未全复,朕坚拒臣工奏请上朕功德尊号。盖三藩之乱实因朕之误判形势而起,朕断不诿过他人。朕讵料俟准吴三桂撤藩之请,彼竟于康熙十二年背恩反叛。朕更未虑及吴三桂伪檄一出,各省兵民相率背叛。——史景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成——郭长1)第一小问原因,材料一认为“盖三藩之乱实因朕之误判形势而起”,导致“苍生涂炭”,因此康熙帝拒绝大臣奏请功德尊号。第二小问精神品质,康熙帝勇于反思自己的过错,勇于承担责任。 (2)第一小问方式,材料二中关键信息,“敕孝悌以重人伦”,“黜异端以崇正学”,“重农桑以足衣食”,“联保甲以弭盗贼”,从思想文化、经济、社会秩序等方面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特点,从上一问方式可知特点是德法并重。 (3)从材料二可见,康熙帝对内强化封建统治,材料三中作者认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这些表明“中国之落伍恰恰始自康熙皇帝”。 【答案】(1)原因:三藩之乱因康熙自己误判引起;战争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2分) 品质:善于反思、勇于承担责任。(任答1点,1分) (2)方式:规范伦理道德;加强文化控制;加大法律惩戒;控制社会经济。(任答3点,3分) 特点:德法并重。(1分) (3)理由:康熙帝注重对内控制;强化封建统治;拒绝改革。(3分) 4.(2015·江苏南通、扬州、淮安、泰州三模·24)【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唐太宗以其独特的治国之道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贞观四年,唐太宗与群臣讨论如何安置内附的东突厥。……中书令温彦博建议把突厥迁入河南朔方之地,全其部落、风俗,其实质是在尊重突厥生产方式及风俗习惯的前提下的自然同化之策。唐太宗反复权衡后,采纳了温彦博的主张。 ——梁华 唐太宗为首的统治集团吸取了隋“弃德穷兵,以取颠覆”的教训,……对边疆地区的军事行动十分慎重。在此期间,尽管唐王朝曾发动对东西突厥的战争,……然在战争之后,唐朝廷也一反“贵中华,贱夷狄”的传统方针,而“抚九族以仁”,对少数民族实行较宽厚的羁縻政策。 ——詹子 请回答: (1)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