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沙漠守望者的呼喊.doc
沙漠守望者的呼喊 摘 要:在中外生态文学作品中,沙漠是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文章从生态视角跨文化比较了郭雪波的沙漠主题散文与美国经典生态作品《沙漠独居者》在创作背景、创作意图以及内容上的异同,以揭示中外文学作品在不同的生态文学发展阶段所展现的相同的保护人类家园的呼喊。 关键词:沙漠 生态文学 意象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西方现代文学对新时期蒙古族生态文学的影响研究” (13CWW014);内蒙古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基金“西方生态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当代蒙古族散文创作的影响”(NJSY163/2014QDW024);内蒙古科技大学外院外语教学基地研究项目“西方生态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及其思想的传播”(JY2014107)的阶段性成果 在中外生态文学作品中,沙漠是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美国当代著名自然散文作家爱德华?艾比的经典生态作品《沙漠独居者》笔下的沙漠与惯常人们对沙漠荒凉、寂寥的映像不同,在他看来,沙漠是壮美与神圣的,是人类的精神家园。而郭雪波沙漠主题类散文中的沙漠却是残暴肆虐的,所到之处,荒沙遍地,生命绝迹。本文从生态视角跨文化比较了两部作品在创作背景、创作意图以及内容上的异同,以揭示中外文学作品在不同的生态文学发展阶段所展现的相同的保护人类家园的呼喊。 一、壮美与神圣:爱德华?艾比笔下《沙漠独居者》中的沙漠 生态文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人类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恶化问题的背景下首先兴起于西方的当代文学新景观。当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之后,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文明飞速发展。一方面人类支配和改造自然的力量正日益强大,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空间和生存境遇;可另一方面人类却不得不直面生态恶化的后果:土地沙漠化、沙尘暴、雾霾等严重的生态灾害频繁发生。面对生态危机向人类敲响的警钟,西方作家们很早就开始对现代文明进行了质疑和反思,生态文学的兴起就是作家们对现代人类所面临的世界性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文化思考。美国当代著名自然散文作家爱德华?艾比1968年发表的散文集《沙漠独居者》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这部散文集主要以艾比在阿切斯(Arches)国家公园工作期间的笔记为蓝本,描述了作者在沙漠和荒野中的探险经历,同时也记录了他对现代文明和唯发展主义的批判性思考。在《沙漠独居者》中,艾比通过细致地描绘沙漠世界的美丽与神圣,赞颂了阿切斯国家公园植被极为稀少的沙漠。全书的第一句话便是:“这是地球上最美丽的地方。”[1]在《岩石》、《水》、《顺流而下》、《根基与矛盾》等篇章中,艾比记录了他在沙漠中所观察到的事物,他看到的不是沙漠的荒凉与贫瘠,而是“干净、纯洁”[1]25,体现了生命力量的美。沙漠的这种美不仅因为其壮丽景象,还因为其中的所有生物都按照自然的法则接受物竞天择的考验。艾比认为,原始的生态环境对人类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沙漠可以帮助人类跳出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圈子,培养一种整体观,更深刻地体验和思考生命的本质和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问题。在艾比看来,荒野即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人类失去了荒野就意味着失去了精神家园。 艾比在书中揭示了阿切斯国家公园中的沙漠也逃脱不了逐渐被文明化、人工化的命运。采矿业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是对沙漠荒野最主要的危害:越来越多的公路、水管、电线,改变了沙漠本来的面目。同时艾比在书中还批判了现代工业社会过分注重经济效益的畸形体制、片面牟取物质财富的错误价值观和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盲目发展观。总的来说,《沙漠独居者》弘扬了生态整体观,强调了对以沙漠为代表的荒野的内在价值和其对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意义需要再认识,批判了工业社会的急功近利和人类现有文化的狭隘与短视,明确地倡导一种富有诗意的简朴、清静、自在、悠闲的生活方式。 二、残暴与肆虐:郭雪波沙漠主题散文中的沙漠 与西方生态文学思潮的发生背景不同,中国生态文学思潮的真正兴起,大约要晚20年左右。当《沙漠独居者》于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社会激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与议论时,国人对于生态问题的认识却始终是勉强、肤浅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工业的飞速发展、矿藏的过量开采等,都逐渐对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破坏。内蒙古迅速扩大着沙化的领地,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滥砍滥伐令人吃惊,滚滚黄河常常断流……中国的自然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曾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昔日辽阔的蒙古草原、茂密的大兴安岭森林正在渐渐的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每年春天都会发生的遮天蔽日的沙尘暴和肆虐草原、日益扩大的沙漠化。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以及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的日益严重使内蒙古少数民族作家在80 年代早期就开始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问题,这其中便有被称为“沙漠之子”的蒙古族著名作家郭雪波。 郭雪波出生在科尔沁沙地西南部库伦旗沙坨子村。村子后边有一片大沙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湘质监统编资料(全套表格).pdf VIP
- 18项医疗核心制度(必威体育精装版)重点.doc VIP
- 教育评价改革下的2025年职业教育评价体系重构及行业趋势展望.docx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8190.4-2023往复式内燃机 排放测量 第4部分:不同用途发动机的稳态和瞬态试验循环.pdf
- 14269数字影像设计与制作复习资料.docx VIP
- 2023预防电信网络诈骗PPT课件.pdf VIP
- 实施指南(2025)《GB_T34927-2017电动机软起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ptx VIP
- 高中励志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机械设计制造与及其自动化专业.pptx
- 学校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