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料来源httpiel.doc
资料来源:/news_show.asp?newsid=9755 [马克·本德尔]彝族史诗中的鹿形象初探 发布日期:2011-10-17 作者:马克·本德尔 【内容提要】研究不同的地方性彝族史诗中鹿形象的呈现,揭示彝族的多样性。尽管这些形象和名称对于局外人可能具有完备的意思,但是作为一个民族集团,彝族对其却有着独特的理解。正是就这种意义而言,彝族在与其他民族的交互之中建立了自身的民族认同。因此,通过对口述文学中动物形象的分析以理解这个过程显得十分重要。 【英文摘要】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epresentation of deer images in the various local Yi nationality epic poetry, and points out the diversity within the Yi nationality. Although the native images and terms maybe completed to outsiders, the Yi nationality as one ethnic group has its own unique way to classify the those images. It is in this sense that the Yi nationality builds its ethnic identity in interacting with other ethnic groups.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is process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images of animals in the oral literature. 【关 键 词】彝族/鹿/史诗/口头表演/口述文学 Yi nationality/deer/epic poetry/oral performance/oral literature 中图分类号:I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55(2011)02-0036-08 世界的人,啊,/以粮为生活;/獐和麂子啊,/活在丛林中。[1]128 本文论述不同种类的麝香鹿在彝族民间文学和传说中的呈现。彝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最大的民族之一,人口接近七百万,绝大部分居住在云南、四川南部和贵州西部的山区,少部分生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彝族分为大约80个部落支系,有的人口超过百万,有的只有数千。四川南部的主要部落支系是诺苏,人口大约八百万;云南山地上分布着包括该省中部和南部地区的尼苏泼、里泼、罗罗泼和阿哲等许多部落支系。 彝语有6种主要方言,方言之间几乎不能交流或者只能部分听懂。传统的书写文本(撰写本文的有些资料就来源于这些文本)字形驳杂,异体字很多。各地的歌曲、舞蹈、故事、服饰和习俗等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谈论“彝族”必须申明论及的是“彝族”的哪个文化区域。的确,彝学研究中最需要时刻牢记在心的事情之一就是“认同(ethnic commonalities)”问题——那些将各色各样的彝族部落支系拧合成一个国家承认的少数民族的文化要素。口述传统和民俗的研究,特别是关于传统的创世神话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那些为如此纷杂的部落支系何以被统称为“彝族”提供合理解释的文化要素和身份认同[2-3]。 彝族日益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快速发展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历了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当地和非当地的企业消耗了越来越多的森林、地下水、野生动物以及其它自然资源。因此,近年来,许多彝学研究者对有关环境和传统文化的问题产生兴趣,2005年在四川美姑县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彝学研讨会的主题就是“21世纪的毕摩文化、传统知识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强调毕摩(bimo,彝族传统祭司)所掌握的关于环境的知识的作用[4]。自然环境的形象深植在绝大多数的彝族传统文学作品,特别是毕摩传唱的、叙述宇宙和地球及其生命和生态位的创造过程的长篇叙事诗之中。当前的生态关注与口述及其相关文学中传统的、与自然有关的元素,一同促进了对彝学材料所进行的生态批评①。 彝族传统民间文学描写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时,鹿类(特别是麝香鹿)的呈现广泛而显目,所有区域(从四川南部的凉山、整个云南,到贵州西部)的彝族民间文学和传说之中似乎都有鹿类的身影。本文研究几种地方性彝族口述及其相关文学、仪式和习俗所呈现的,以不同的方式有助于建构文本所描述的诗意世界中荒野山林、人类社会与神灵世界之间关系的麝香鹿形象,不仅探索彝民如何想象诗意和自然世界中的麝香鹿,而且揭示如同民间传说所表达的、对自然环境产生地方性响应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