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期末复习 7 萜类和挥发油.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化学 中药化学教研室 邹忠杰zouzhongjie@139.com 中药学院419 第七章 萜类和挥发油 第一节 萜类 一、概述 (一)萜类的含义及分类 萜类化合物(terpenoids)为一类由甲戊二羟酸衍生而成,基本碳架多具有2个或2个以上异戊二烯单位(C5单位)结构特征的化合物 按异戊二烯单位的多少进行分类 (二) 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1.经验异戊二烯法则 异戊二烯单位以头-尾顺序或非头-尾顺序相连而成 2.生源异戊二烯法则 (三)萜类化合物的分布 极为广泛 睡莲目等水生植物未见有单萜及倍半萜类成分的报道 富含生物碱的植物也不含或少含萜类化合物 (四)萜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循环系统作用 消化系统作用 呼吸系统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神经系统作用 抗肿瘤作用 抗生育作用 杀虫驱虫作用 甜味剂作用 二、 单萜 碳架由10个碳原子,即2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 挥发油的组成成分(单萜苷类不具随水蒸气蒸馏的性质) 分布 较强的香气和生物活性 生物合成途径 数量 无环(开链)、单环、双环及三环等,大多为六元环,也有三元、四元、五元及七元的碳环 (一)无环单萜 (二)单环单萜 变形的单萜,碳架不符合异戊二烯定则 七元芳环 芳香化合物性质,酚OH显酸性 酸性:酚卓酚酮羧酸 羰基类似羧酸中羰基的性质,但不能和一般羰基试剂反应 红外光谱显示羰基(1600 cm-1-1650cm-1)和羟基(3100 cm-1-3200cm-1) 金属离子络合 多具有抗癌活性,但同时多有毒性 (三)双环单萜 (四)三环单萜 (五)环烯醚萜类 臭蚁二醛的缩醛衍生物 焦磷酸香叶酯(GPP)衍生而成,故属单萜类化合物 分布广、发现晚、进展快 1.环烯醚萜苷类 C1多连羟基,并多成苷 双键存在,一般为△3(4)也有△6(7)或△7(8)或△5(6) C5、C6、C7有时连羟基 C8多连甲基或羟甲基或羟基 C6或C7可形成环酮结构 C7和C8之间有时具环氧醚结构 C4位多连甲基或羧基、羧酸甲酯、羟甲基 2.裂环环烯醚萜苷 C7-C8处断键成裂环状态,C7断裂后有时还可与C11形成六元内酯结构 大多数为白色结晶或粉末(极少为液态) 多具有旋光性 味苦 易溶于水和甲醇,可溶于乙醇、丙酮和正丁醇 ,难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 苷易被水解,易氧化、聚合、变色 与氨基酸反应呈兰色沉淀,与皮肤接触呈兰色 苷元(冰乙酸) +Cu2+ 蓝色 三、倍半萜 碳架由15个碳原子,即3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 多与单萜类共存于植物挥发油中 含氧衍生物多有较强的香气和生物活性 焦磷酸金合欢酯(FPP) 骨架类型及化合物数量是萜类成分中最多的一类 无环(开链)、单环、双环、三环及四环等结构种类,其碳环可有五、六、七甚至十二元的大环 (一)无环倍半萜 (三)双环倍半萜 五元环与七元环骈合而成的非苯型的高度共轭体系芳烃衍生物 蓝色或绿色挥发油高沸点馏分 沸点较高,一般在250℃~300℃ 溶于石油醚、乙醚、甲醇和乙醇,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和强酸(60%-65%H2SO4提取) 苦味酸或三硝基苯试剂产生π络合物结晶 (四)三环倍半萜 四、二萜 碳架由20个碳原子,即4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绝大多数不能随水蒸气蒸馏 分布很广 生物活性 焦磷酸香叶基香叶醇(GGPP) 进展快 无环(开链)、单环、双环、三环、四环、五环等类型 (一)无环二萜 , (二)单环二萜 (四)三环二萜 (五)四环二萜 六、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七、萜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八、萜类化合物的检识 (一)理化检识 卓酚酮类的检识反应 三氯化铁反应:赤色络合物 硫酸铜反应:绿色结晶 环烯醚萜类的检识反应 Weiggering法:Trim-Hill试剂(乙酸10ml、0.2%硫酸铜水溶液1ml、浓硫酸0.5ml混合溶液),产生不同颜色 Shear反应:Shear试剂(浓盐酸1体积与苯胺15体积混合液),与吡喃衍生物产生特有的颜色 其他显色反应:氨基酸,铜离子,2,4-二硝基苯肼(环戊酮 ) 薁类化合物的检识 Sabety反应:5%溴的氯仿溶液,蓝、紫或绿色 Ehrlich试剂反应:对-二甲胺基苯甲醛-浓硫酸试剂,紫色或红色 对-二甲胺基苯甲醛显色反应:挥发油薄层色谱,喷以由对-二甲胺基苯甲醛0.25g、乙酸50g、85%磷酸5g和水20ml混匀后组成的显色剂,室温显蓝色 (二)色谱检识 吸附剂:硅胶 展开剂: 显色剂: 通用显色剂:硫酸;香兰素-浓硫酸;茴香醛-浓硫酸;五氯化锑;三氯化锑;碘蒸气;磷钼酸 专属性试剂: 2,4-二硝基苯肼,黄色(无环的醛和酮),橙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