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的快乐读书心得.ppt
書名:學習的快樂---走向對話 佐藤 學 著(1999) 鍾啟泉、張華 譯 (2004) 報告人:金陵女中 賴瑞凰校長 課程論評---走向公共性的重建(1996) 教師這難題---走向反思性實踐(1997) 學習的快樂---走向對話(1999,2004譯) 本書中佐藤學教授以三個觀點探討了“何謂學習”的論題 1. 把學習視為文化再生產的實踐。 2. 學習具有文化傳承中的儀態的性質。 3. 探索重建制度化的學校中的學習 。(P.398-P.400) (全書400頁,分為四篇 25章) 第一篇:學習理論的探究(1~5章) 第二篇:作為實踐的學習(6~10章) 第三篇:教育話語的解構(11~15章) 第四篇:構築學習的共同體(16~25章) 第一篇:學習理論的探究 第1章 緒論:追尋學習的快樂 第2章 建構學習的對話性實踐 第3章 學習論批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及其啟示 第4章 學校:學習的場所 第5章 學習的文化領域:重建課程 第1章 緒論:追尋學習的快樂 一、引言 二、學習的傳統(I):修煉的傳統 三、學習的傳統(II):對話的傳統 四、從勉強到學習 五、學習的被動式能動性 學習即生存即鬥爭 的時代已經來臨。(21世紀) 學習是怎樣的一種活動?人為何需要學習? 透過學習,我們要獲得怎樣的生活方式?要實現何等的社會呢? 問題迫切,不能不推進學校的改革,謀劃終身學習。 另方面,教養正分崩離析,學習活動成為廣大市場中的消費對象。 學習的犬儒主義(不信任、懷疑、厭倦)、 虛無主義(冷漠、無情、絕望),支配人們的情緒, 許多兒童拒絕學習,逃離學習現場。 學習的傳統之一:修煉的傳統 修煉的傳統:基於文化與修養來恢復自己的完整性。 西方的 陶冶 vs. 東方的 修行 的傳統,表達了修煉的觀念。 最出色體現學習的修煉傳統的文獻是法國修道院休(Hugh)的《學習論》,書名有教學的涵義,正如英文中的 Learning。 Learning:一個人通過學習學術和藝術,能夠 從不完善的存在逼近完善的存在。 學習 是認識自身的本性(不完善的存在),從而補救自己的欠缺。不是借助知識去控制和支配外界與他人,而在於豐富自己的內部世界所欠缺的部分。 Hugh《學習論》中把人分為兩種: 謙虛者:孜孜以求,鍥而不捨,潛心耕耘,心境高尚。 傲慢者: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無所事事。 調教始於謙虛, Hugh提出學習三原則: 不可輕視任何知識或書籍 不恥下問 即便學有所成,亦不可輕蔑他人 謙恭謹慎是一切學習的出發點,調教方法中與謙虛並重的是遠遊他鄉(異鄉人的孤獨之旅,意味著基於默讀的讀書,基於苦思冥想自我的內心世界之旅) Hugh:通過默讀與冥想,他人的聲音得以內化,自我得以形成。 學習:借助對話語言的獲得,拓展新的共同性。 學習的傳統之二:對話的傳統 對話的傳統是蘇格拉底倡導的哲學方法。 通過對話,學習者從凝固的觀念中解放出來,覺悟到無知之知, 同學習者一起探討事物的真理的行為,又稱為 產婆術 或問答法 柏拉圖的美諾篇直接體現了教與學的性格。 美諾篇是柏拉圖記載蘇格拉底的對話錄 對話本身就是學習,知識不是為個人所掌握與獨吞,而是共享。知識是公開和開放的。學習的實踐是通過溝通參與的。 對話學習:學習是基於溝通的社會過程。 杜威 學習理論的核心概念:問題解決的思維=反省性思維,是借助同他人交往的溝通來實現的。 人類是借助語言和符號的運用,跟對象展開工具性思維,同他人展開溝通的。進而,人類通過反省性的思考自身經驗,內省自身。 學習的經驗:是同客體對話、同他人對話、同自身對話的溝通的交互作用的經驗。 杜威 的溝通的學習的概念 學習是活動的過程,社會的過程。 共同體:個人與社會是相輔相成,而非對立。 學校是學習共同體:各式各樣的人通過溝通形成共享文化、形成民主主義之基礎—共同體的場所。 做為溝通的學習是各式各樣的人以學習共同體為基礎,構成文化的公共圈,實現民主主義社會的實踐。 維果斯基 的代表作《思維與語言》,其中心論題有三: 外部語言(溝通)與內部語言(思維) 兒童語言的發展首先是外部語言(交際所使用的符號系統)表現,外部語言經過內化,表現為內部語言(思維的信息符號)。 學習是運用語言的一種社會活動,心智發展表現為人際關係的溝通中的社會過程。 最近發展區(ZPD) 肯定兒童發展與教學間的重要關係,他認為教學可以超越並且引導發展:兒童今天在協助的情形下做到的東西,明天他就可以獨自做到。因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