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十年对峙.ppt.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共十年对峙.ppt.ppt

六、国共十年对峙 (1927—1937) 本课目标: 了解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理解八七会议 了解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与建设,红军长征 理解遵义会议 (一)挽救大革命 南昌起义(1927.8.1) (二)探索新道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 反“围剿”斗争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图 遵义会议(1935.1) * *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中国革命暂时陷入低潮。 敢问路在何方? 1.南昌起义: (1)原因:大革命失败使中共认识到必须掌握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3)意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标志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汉口 3.秋收起义: 1927年秋,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2)概况: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 内容: (1)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读读想想: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是如何吸取教训,推动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 (2)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3)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起义总指挥部 主要领导人 南昌起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毛泽东:“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主持会议的瞿秋白(1899—1935) “八七会议”旧址 秋收起义(1927年9月) 西江月 秋收起义 毛泽东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2.“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提出 1.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1)经济:土地革命(口号:打土豪,分田地) (2)政治: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江西瑞金),与国民政府对峙 (3)军事:五次“反围剿”斗争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领导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块) (1)内容:在中共领导下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相结合 (2)意义:使中国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读读想想:秋收起义后,中共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毛泽东在理论上有何新探索? 实践 理论 实践 土 地 革 命 根 据 地 建 设 武 装 斗 争 “工农 武装 割据”的理论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材料四 农民踊跃支援前线 材料二 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取得了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条件      ——毛泽东 近代中国阶级结构示意图 材料一 材料三 打土豪、分田地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土地革命的原因、内容及作用 在上述正确的战略、战术指导下,1930-1933年,中央红军先后四次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 1931.1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毛泽东朱德将赣南闽西发展为中央革命根据地 一幅英雄的画卷 一部壮丽的史诗 一个前所未闻的故事 ——长征 思考: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国南方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出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景象,为什么从1934年起,红军要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呢? 1、原因: 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①“左”倾错误的泛滥 2、经过: (1)开始:1934.10从瑞金出发 1935.1 (2)转折:遵义会议 ①纠正“左”倾错误 意义: ②确立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③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②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胜利:陕北吴起会师(1935)、甘肃会宁会师(1936.10) 3、意义: 挽救中国革命,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大批骨干 (直因) (根因) 内容: (三)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①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 失败 胜利 胜利 胜利 胜利 结果 约6:1 8万多 50万 第五次 约4:1 7万多 30多万 第四次 约10:1 3万多 30万 第三次 约7:1 3万多 20万 第二次 约2.5:1 4万多 10万多 第一次 比例 红军 国民党军队 请思考,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有没有胜利的可能? 结合教材,思考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 王明 (1904—1974) 博古 (1907—1946) 李德 (1901—1974) 长征开始 1934.10. 遵义会议 1935.1. 四渡赤水 渡过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吴起镇会师 1935.10. 会宁会师 1936.10. 忆秦娥·娄山关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