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缺陷过动症(ADHD)之社会技能教学.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注意力缺陷过动症(ADHD)之社会技能教学

臺中教育大學特教系助理教授 王欣宜 .tw/blog/ ?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 (民國 95 年 09 月 29 日 修正)     本法第三條第二項第七款所稱嚴重情緒障礙,指長期情緒或行為反應顯著異常,嚴重影響生活適應者;其障礙並非因智能、感官或健康等因素直接造成之結果。 情緒障礙之症狀包括精神性疾患、情感性疾患、畏懼性疾患、焦慮性疾患、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或有其他持續性之情緒或行為問題者。 嚴重情緒障礙之鑑定標準如下: 一、行為或情緒顯著異於其同年齡或社會文化之常態者,得參考精神科醫師之診斷認定之。 二、除學校外,至少在其他一個情境中顯現適應困難者。 三、在學業、社會、人際、生活等適應有顯著困難,且經評估後確定一般教育所提供之輔導無顯著成效者。 美國精神醫學會在1994年出版的精神及定及診斷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中,提到ADHD(注意缺陷過動症)患者的的診斷標準提及: 症狀會造成臨床上顯著功能損傷,可能妨害個人在社會、學業、或職業上的功能 。 1.不適當的課堂行為 2.認知和溝通能力的缺陷 3.攻擊或不適當的社會行為 1.說話態度不佳、不合作、欺負同學、不守常規。 2.常與同學發生衝突,沒有朋友。 3.無法瞭解別人的善意。 4.別人不小心碰到,會以為是故意的。 5.不聽老師的話,無法服從教師的指令。 1.Gresham Elliot(1990):社會接納的、讓個人與他人互動為正面回應、避免負面回應的行為。 2.Gresham(1998)對社會技能的定義是:個體表現出能有效地和他人互動的、社會可接納的、或是避免不被社會所接受的行為。 2.Michelson歸納七個重要的內涵: (1)社會技能是學習而來的。 (2)包括特定的口語或非口語行為。 (3)包括有效的與適當的主動引發與反應。 (4)可以增加社會增強的機會。 (5)是自然互動中的有效且適當的反應。 (6)社會技能的表現受到個人的因素與行為情境的交互影響,影響因素包括年齡、性別、接受者的尊卑關係。 (7)缺陷或過多的社會技能表現都需要介入處理。 ?Jackson等人(1983)的「與人相處」方案是透過17個技巧的訓練教導兒童學習社會技巧: 1.介紹方案 2.聽從指令 3.接受及給予正向的回饋 4.傳遞「我感興趣」的訊息 5.傳遞忽略的訊息 6.打擾別人談話 7.參與談話 8.展開談話和繼續話題 9.分享 10.提供協助 11.和解 12.要求明確的指令 13.問題解決 14.使用正向的結果 15.接受和表達改進的建議 16.處理叫罵和嘲弄 17.拒絕以便遠離麻煩 ?王欣宜(2006)的分類 1.教室學習領域:「專心聽老師說話」、「服從教師指令」、「盡力完成工作」、「主動詢問教師」。 2.與人溝通領域:「眼神接觸」、「傾聽」、「察言觀色」、「交談音量」、「與人交談」、「問問題」、「回答問題」、「輪流發言」、「正確復述事情的能力」。 3.個人主動技巧領域:「使用禮貌字眼」、「打招呼」、「主動協助他人」、「關心朋友」、「主動尋求協助」、「與他人維持適當的空間與身體接觸」、「稱讚他人」、「批評他人」、「表達自我的感受」、「為自己的行為道歉」、「控制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物欲」。 4.與他人互動技巧領域:「合作」、「接受他人讚美」、「加入他人活動」、「瞭解他人感受」、「接受他人批評」、「面對別人的嘲笑或憤怒」、「處理同儕給的壓力」、「拒絕別人」、「解決問題」、「與異性交談」。 5.工作社會技能領域:「主動自我介紹」、「服從督導指令」、「主動打招呼」、「主動發問」、「與同事交談」、「主動協助同事」、「主動尋求協助」。 1.被團體認同,有助於融合。 2.社會技能是學來的行為,可以 教導的。 3.社會技能會影響學生的學業表現。 4.越早介入越佳。 5.EQ會影響一個人的成就 情緒智能(EQ) ?定義:能夠評估與表達自己與他人情緒、有效地調整自己與他人情緒與運用情緒來激勵、計畫與成就生活等技能 (一)缺乏適當的社會技能知識,包括缺乏對與人互動之目的的正確認知、無法分辨何種社會行為才是適當的、缺乏在情境中與人良好互動所需的行為策略等。 (二)表現有困難:指雖然已具備某些社會技能的知識,但卻無法在該表現的時候表現出來,或是表現出的行為令人無法接受,或是因為個人可能可以表現某項社會技能,但因情境焦慮或動機因素而無法表現該技能。 (三)缺乏練習或回饋,以致流暢性欠佳:只教導學生知識,但未給予足夠的練習時間及有關的回饋,學生也無法正確的表現該項社會技能 (四)缺乏增強:學生可能缺乏足夠的示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