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企在中国消费电子市场-上海恒辉市场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日企在中国消费电子市场
日企目前在中国消费电子市场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很多知名日企大多是以当时中国最紧俏的家电产品最早进入,后来逐步向整个消费电子产品生产过度。目前在中国消费电子每个细分产品都可以见到日本品牌的产品,而且部分产品已经形成日系品牌垄断格局。
数字家庭的热潮,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娱乐方式,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消费电子整合产品正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包含了消费电子、信息技术、通讯和影像产品之间的整合,在今天的中国,传统技术与数字化产品的市场构成正在迅速改变,各类产品的界限变得模糊。企业和零售商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意味着面临更多的机遇,这种现状也同时对日系品牌有同样效应。
消费电子产品定义为显示、影像、移动三大类。显示类产品诸如平板彩电、笔记本电脑等;影像类产品包括数码相机、打印机、拍照手机等;移动类产品如手机、MP3播放器等;这种划分有利于对技术关联、用户相关的消费电子产品市场进行宏观研究,有利于厂商判断自身在相关市场中的地位,对厂商选择主导产品方向等战略决策起到帮助作用。
中国消费电子产品市场整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日企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中国消费电子总况
目前中国的消费电子产品市场正在急速扩张,恒辉统计2006年市场规模达到4400亿元人民币(图1),较2005年增长了25%左右。02年至08年全部产品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1%,预计2008年将达到5500亿元人民币。在三大类产品中,06年对比05年,零售额增长最快的是影像类产品,而紧随其后的是显示类产品(图2)。
日系品牌在中国消费电子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日企是最早进入中国消费电子市场,并且将中国市场最为其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以下为目前在中国消费电子市场中的日企:
显示类 夏普 松下 索尼 东芝 日立 影像类 佳能 索尼 尼康 富士 松下 奥林巴斯 理光 卡西欧 宾得 日立 移动类 索尼爱立信 索尼
显示类产品中平板电视增长最快,其中日系品牌平板电视较为突出
中国平板电视增长最快
在显示类产品中笔记本电脑、平板彩电和显示器零售额取得增长,但增长速度最快是液晶彩电。
中国彩电市场正在经历快速的替换时期。根据中国国家信息中心(SIC)的统计(图3),2006年中国平板电视机(液晶电视与等离子电视)销售量年增151%至477万台。其中,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销售量比例各占80%、20%。
日系品牌平板电视较为突出
日企进入中国最初是以销售当时中国最紧俏的家用电器为主,在中国经营时间较长,在这一领域有着较强的经验,随着产品升级,目前以液晶电视为主导的今日,日系品牌任然在中国延续着他较强的优势,日系平板电视品牌以索尼、松下、东芝、日立、夏普等五大品牌为主,据恒辉市场统计:2006年上述五大日系品牌液晶电视的总销量达206万台,占中国平板电视总销量的43%左右(图:5)。
2006年,电视企业,特别是国内企业(如:TCL、康佳、长虹等)大多进行了一些调整,在之前积累了一定的生产经营经验,不断寻求适合自己企业发展道路,使得日本企业提高了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目前已经有多日本家企业宣布今后不再生产传统的CRT彩电,转而全部生产平板电视,从而加剧了中国平板电视的市场竞争,以核心技术领先的日本企业发展高端平板电视的同时,也不容忽视随着产品的成熟,技术差距会越来越小,目前中国一些企业以价格优势占据中低端市场,日系品牌要在中国平板电视市场长足发展,必须兼顾高端与中低端市场,开发出相应的产品应对竞争。
影像类产品除摄像机外都出现普涨局面,数码相机尤为突出,日系在数码相机领域任然处于垄断地位
影像类产品中数码相机尤为突出
影像类产品除了摄像机外出现普涨,数码相机尤为突出据恒辉的必威体育精装版统计,06年对比05年数码相机销量增长23.8%。恒辉预计:到2008年数码相机在中国零售销量将达到980万台,零售额总计约到230亿元人民币。数码相机除在一二级市场保持良好的市场态势,还将进一步拓展到三四级市场。另外各厂商已经意识到纯粹倡导提升产品像素,对于市场竞争已经意义不大,或许如何进行数字整合,已成为数码相机厂商下一步应该考虑的问题。(图6)
影像类产品产品增长速度快的主要因素是其数码相机的销量增长,随着市场竞争,数码相机价格有所下降,这给很多普通消费者带来了机会,数码相机的普及又给数码相机销售增长带来动力,这是一个较为良性的循环,据中国电子商会2007年对华东与中南15各城市进行“数码相机”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每百户家庭拥有数码相机的占40%,其中拥有一部数码相机的占88.5%、两部数码相机占9.5%、三部以上的占2%。
日系品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