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非对称开放对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影响——对中国第二、三产业的实证研究.pdf

产业非对称开放对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影响——对中国第二、三产业的实证研究.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 第2期 (总第506期) Feb.,2013 产业 和 区域经 济 管理 ~CONOM~CB,~ANAGE 胜 Vol_35 No . 02 产业非对称开放对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影响水 对 中国第二、三产业的实证研究 刘文君,张 捷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内容提要:为了研究我国经济部门选择性对外开放与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关系,本文 采用 1992—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VAR模型,考察了第二、三产业对外开放度与产业全要素 生产率增长率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第二产业的对外开放对第二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率短期内有促进作用,但是长期影响是抑制性的;第三产业的对外开放对第三产业的全要素生产 率增长率有促进作用。本文同时发现,第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自我提升作用较为显著, 而第二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自我提升作用不确定。 关键词:产业;对外开放;全要素生产率;VAR模型;脉冲效应函数 中图分类号:F75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5766(20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出口导 向的发展战 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非对称开放是否会 略,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国内许多学者研究了 对产业结构的优化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是亟需考 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肯定了两 察的问题 。 者之间存在着正向的积极关系。在产业层面上,对 本文试图解答 以下问题 :在产业层面,工业和 外开放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生产效率的提高? 服务业之间非对称 的开放是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 我国一直处于工业化的进程之中,产业开放的侧重 对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同影响?影响方向如何? 点有所不同。我 国制造业 由于承接发达 国家的产 影响程度有多大? 业转移,依靠低成本优势主动或被动地嵌入高度模 块化的全球生产网络中,成为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国 一 、 文献综述 际产业链的低端生产制造基地 ,显示出了很高的 古典、新古典以及新贸易理论均认为贸易可以 对外开放度,比较优势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但 促进经济增长,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以 另一方面,依靠较高的制度壁垒和严格的政策保 罗默、卢卡斯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进一步提 护,我国的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 的对外开 出,贸易是通过技术进步和技术转移来提高全要素 放度仍然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更多地反映 生产率(TFP),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国际贸易的 了我国的比较劣势。这种产业体 系的非对称开 主流理沦始终是朝着贸易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方向 放在一段时期 内是符合我 国的国情和 比较利益 发展的。对外贸易主要通过 以下几种方式影响全 收稿 日期:2o12—11—1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 目“后危机时代全球分工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09AZDO15);教育部哲 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 目“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研究”(08JZDOO14);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大攻关项 目“全球分工 模式的演变与广东产业新的竞争优势培育研究”(10ZGXM79005)。 作者简介:刘文君(1989一),女,江西莲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领域是国际经济。E.mail:liuwenjundaisy@163.com;张捷 (1953一),男,重庆人。教授,经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