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文化层面.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校的文化层面

教育領導研究 導讀章節-----第三章 學校的文化層面 指導教授 : 賴志峰老師 學生: 陳映璇 趙純億 范惠媛 學校的文化層面 第一節 新竹中學為例 學校文化的建構與塑造(價值觀、學校的文化層面信仰、意識形態) Sergiovanni and Starratt(1988)認為可用以下四個問題,來檢視學校的組織文化 1.學校之歷史 2.學校之信念 3.學校之價值觀 4.學校之行為模式 學校的文化層面 「文化」的定義 O’Reilly and Chatman(1996):「組織成員共享價值規範與行為之系統」 Schein(1992)將文化特性歸納以下十項: 1.成員互動的行為常規~組織成員在特定文化中互動,及發展出標準化之行為慣例。 2. 團體規範~包含組織成員所認同的價值與信仰,常存在於成員之潛意識中。 學校的文化層面 3.擁護之價值~組織公開擁護或盡力達成之價值觀 4.規範的哲學觀~此為對組織政策、意識形態與通則作概括性敘述之聲明。 5.遊戲規則~組之約定成俗之行為規範。 6.氣候(climate)~組織成員在與他人互動後,對於組織整體的感覺。 學校的文化層面 7.置入的技能~組織歷經世代後,成員在完成任務上之特殊技能與表現。 8.思考的習慣~成員對於組織實體之內心感之模式與相關之語言建構。 9.分享的含意~在特定文化中,成員分享相關概念用語的行程與意義。 10.隱喻之根基~組織隱喻建構之根基,其中包括儀式、價值觀、傳說等。 學校的文化層面 Schein(1992)與Daft(1999)都認為組織文化有不同的表現層面~ 包括:1.人工製品 2.價值與信念 3.基本的假設 作為校長,最大的任務奈在既有的基礎上,創建新的組織學習文化。 學校的文化層面 Bolman and Deal(1991)指出要了解組織的象徵性結構,必須先確立以下的假設~ * 學校的文化層面 第二節 學校文化構面之象徵意義 前言 組織行為之象徵性層面,與其組織文化緊密結合。組織文化之呈現也多半借助於各種符號。以學校為例,組成學校文化中,具有八種象徵意義之構面。 1.學校傳統 2.學校儀式與典禮 3.故事與傳說 4.潛在課程 5.學校建築與場地 6.學校會議 7.學校評鑑 8.學校領導者 * 學校的文化層面 第二節 學校文化構面之象徵意義 一、學校傳統: 傳統代表以往學校之辦學形式與堅持,其象徵意義極大。代表學校所具有的特色,進而導引師生之行為。 學校傳統實質表現於: 校旗 校歌 制服 校章 * 學校的文化層面 第二節 學校文化構面之象徵意義 二、學校儀式與典禮: 學校典禮扮演重要象徵角色, 系其生動表達了學校之價值觀與常規。例如: 1.升降旗 2.週會 3.新生訓練 4.畢業典禮 5.運動會 6.校慶 7.迎新、慶生活動 * 學校的文化層面 第二節 學校文化構面之象徵意義 三、故事與傳說: 與學校之基本哲學與價值觀緊密相連。 成員藉著故事之內容,確立組織與自我之目標。(Wilson and Corcoran 1988) 藉由故事、傳說、儀式等象徵性手段, 將價值傳給成員,形成成員的價值與集體傾向。 (許祝瑛 1999 ) * 學校的文化層面 第二節 學校文化構面之象徵意義 四、潛在課程: 學校以正式課程『教導』學生,同時以潛在課程來『薰陶』學生。(陳奎熹 1997 ) 老師所持之特定價值觀與信仰,間接影響學生及學校文化。 學校的傳統習俗、行事儀式及非制度化的交互作用,構成學校潛在文化的重要內容,師生不知不覺習得這些價值與規範。 * 學校的文化層面 第二節 學校文化構面之象徵意義 五、學校建築與場地: 一校之建築常形成學校之特殊文化。 學校物質文化,包括校地大小、建築設備、校園布置等,也是構成學校文化的一種重要因素。 非正式的美育『境教』作用,達到潛移默化的功用。 塑造具有特色的校園文化。 * 學校的文化層面 第二節 學校文化構面之象徵意義 六、學校會議: 一學校之決策模式,常與垃圾桶決策模式相若,其中以學校會議最為明顯,愈廣泛的議題,分歧性就愈大。 垃圾桶決策模式,為非理性決策模式之一,具有 三項特徵: 1.組織目標模糊 2.目標達成方法的不確定性 3.流動式參與 沒有績效的會議,仍有其存在必要,就在其象徵性價值。 *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