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探究的方法论.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叙事探究的方法论

篇篇起舞: 敘事探究及其在課程研究領域之發展 莊明貞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壹、開場白─我所處的視角 課程再概念化學派:複雜的教師生活世界要從田野資料再理解成課程文本原本是課程理論化所強調的研究取向。 後結構主義:基於對敘事探究知識生產的興趣,我在批判理論敘事方法論的視野,趨使我期許學校脈絡中的實踐者過往的身份壓迫經驗得以再現,以突顯其邊陲教師身份發聲可能性。 貳、我說--敘事探究 了解生活經驗的方式:它是研究者和其研究對象在一個情境或一連串相關情境,經過一段時間接觸或相處,和其所處社會及其週遭環境互動合作的結果。 走進敘說者生活經驗所組成的故事:走進敘說者的世界中,開始說這些活著、說著、再生活一次和再說一次的生活故事中,也結束於其中 。 參、敘事探究是新理解 敘事探究強調學習如何教學,較早被使用於說明教師的思考方式。 敘事探究的目的在於藉由製造一種教師聲音可以填補教學上學科知識本位的鴻溝。 提供了一個理解詮釋結構的工具,使教師用以改進其教室實務。 強調教師個人對特定脈絡中教室的詮釋,也提供引發教師專業意識醒覺的途徑。 陸、田野資料如何搜集? 1.分享經驗的田野札記 2.日誌記錄 3.訪談 4.說故事 5.書信 6.自傳及傳記寫作 7.其他敘說資料來源 ( Connelly Clandinin 1995/2000) 肆、敘事探究的方法論 杜威經驗主義 後實證主義 批判理論 女性主義 後結構主義 (Clandinin Rosiek 2007) 柒、方法論的評議 敘說與真實的關係 故事未必是雙方同意 由敘事產生的詮釋往往無法被驗證 詮釋的普遍性與實用性存在著爭議 敘事誇大了道德的、自我陶醉表述 伍、課程研究領域研究典範轉移 研究主題大多呈現教師主體性、師傅教師發聲、生手教師專業成長,邊陲族群如代課教師、同志教師等少數族群教育經驗及女性主義教師性別身份認同。例 2001年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的正式實施,敘事探究的視角逐漸從教師及教學的個人實務知識的研究主題轉向教師課程實踐。 例 捌、敘事探究的效度議題 一、連貫性 二、確證性 三、說服性 四、實用性 後實証典範強調三角檢正、成員間檢核、與外部檢視 建構典範強調反證、延長在田野時間、與厚實描述 批判典範則較強調在研究者反思、研究者與參與者合作關係與同儕檢視。 (Miller 2000) 依質性研究目地,效度規準可分為真實性尋求、厚實的描述、個人的詮釋、社會實踐目的等,其效度規準也不相同,但皆將效度視為一個歷程。 (Cho Trent 2006) 近期將敘事瞭解轉向為多元理解或模糊的瞭解 (Pinnegar Daynes 2007 ) 表格.doc 交互效度 成員檢核 三角檢證法 植基於探究者與參與者之間積極的互動,藉由成員檢核、置入括弧、和三角檢證等方法來達成。 轉化效度 催化效度 效度取決於由努力研究而引發的行動結果, 它強調更高度的自我反省。 玖、敘事探究的風貌再現 自傳民族誌 詩性的轉譯 戲劇 短篇故事 另類的嘗試 十、未來的發展方向 敘事合法性知識的建構 敘事文本的風格的撰寫 敘事探究研究倫理議題 敬請批評指教 ! * *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