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真武庙言志之“斗是”内涵.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谈真武庙言志之“斗是”内涵

再谈真武庙言志之“斗是”内涵   全真道祖师王重阳仙逝后,其四大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和丘处机护柩入关,安葬于刘蒋村,守丧期满,四人分手之际,于陕西鄠县秦渡镇真武庙畅谈各自志向,马钰说志在“斗贫”谭处端说志在“斗是”,刘处玄说志在“斗志”,丘处机则志在“斗闲”,这可称为“真武庙言志”。   一、关于真武庙言志的不同诠释   关于真武庙言志的内容,在《甘水仙源录》、《金莲正宗仙源像传》、《历代真仙体道通鉴续编》等文献中都有记载。不过在《玄风庆会图说文》,所言志向是“马曰志贫,谭曰志是,刘曰志志,惟宗师志闲”,与其他文献中略有差异。   二、关于“斗是”的不同解读   马谭刘丘四人在真武庙所言志向,与个人的经历密切相关,体现了各人心性修养方面的基础与不足。谭处端的父亲是鏐镣之工,就是加工金银的匠人,挣的钱正好够一家人花销。谭处端富有文采,写得一手好字。他年轻时业儒,有儒家建功立业的追求,同时又倜傥不羁,对修道之学多有涉猎。师从王重阳后,谭处端学道进展很快,王重阳离世时说“丹阳已得道,长真已知道,吾无虑矣。”(《清和真人北游语录》卷二,《道藏》第33册,第163页)“知道”,就是已经明了修道之事,体悟到大道的灵命玄妙,但是还不能定于其中,尚需进一步磨练,这是“斗是”的心性修炼状态。   三、“斗是”内涵探微   1.斗是的对象   如上文分析,谭处端对于是非的判定是从修道炼心的角度出发:“是”,即正确的方面在于真灵剔正、心地清凉、万事俱忘、开真性、本来面目;“非”即不正确的心理状态是无明心、悭贪、嫉妒、财色心等情思旧欲。关于修道炼心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欲断情忘,离非达是,心底清凉乃至明见真性。不过“斗是”的“是”,解读为是非之心不够贴切。作为谭处端心性修炼的心法,“斗是”应该充分体现在其修炼的过程中,是易于具体操作的方法,其对象不应该是概括的内容,而应该是内心经常出现的问题。   2.“斗是”用功的方式   “斗是”是心性修炼的一种重要方式,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能够及时觉察心中所生的无明心,这就要求内心时时保持查照之心;二是觉察到无明心出现后,能够不受其困扰,不纵容其发展,乃至于消融化解。查照之心即是道眼、真性,消融化解要求心神安住真性本源。谭处端在谈论无明心时,大多会提到与之相对应的概念,如真性、本来面目、真源、道眼、灵源等,也就是指人本来具有的灵明性体、常被蒙蔽的本来面目、真性。两者之间相互制约,无明心强大时,真性隐藏;真性显现占据上风时无明心退位,“斗是”就是以真性克除无明心。   3.“斗是”用功的时间   前文提到过谭处端“每见日省其心,晚则校勘自旦所起之念,旦则校勘自夜所起之念,日复一日,未.尝少衰。”(《清和真人北游语录》卷一,《道藏》第33册,第156页)日夜“校勘所起之念”,正是“斗是”过程,从时间上要求日复一日不间断地用工夫。   四、“斗是”的修道意义   修道的关键是磨练心性,“斗是”是颇为高妙的心性修炼方式,突出了心性的两端--灵明性体与无明,以灵明性体觉察、消解无明心,成效很显著。无明心就是各种凡俗欲望,包括感官享乐与社会关系中的认可,对应的是有形有相之物;对于空性的体认不能靠感官感觉外事外物,而是用心性本身的觉察能力向内觉察,对应的是无形无相的空灵的“道”。其心性变化过程体现了心性修养的重要原则:心神要从常人依托于有形有相的外事外物转变到心系空无的“道”。白如祥概括谭处端心性修养思想是人“必须要有觉悟,把被颠倒的真心再颠倒过来,消除无明,守住真性的清明状态”?,“斗是”高度概括了这种思想,也包含了具体心性运用方式--以清明真性化解无明。 Ct   综上所述,以是非之心,尤其是以修道人的是非之心解读“斗是”的“是”,可以解释得较清晰,但与应有含义尚有差距。“斗是”的“是”指心中所生念头,尤其是指世情欲念,“斗是”就是以道心克服、化解这些念头,做到心地灵明,与道为伍。“斗是”这种心性修养方法在传统文化中很受重视,是各家心性修养的重要功夫。分析谭处端修道的历程,可以看出其“斗是”的志向,既有其前期心性修养的基础,这是其确定“斗是”志向的缘由;同时也对其以后的修道,尤其是心性修炼有重要指向意义,这是坚持“斗是”之志的自然结果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