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九章控制与控制过程.ppt
第十九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 管理学院 王新军 案例:哈勃望远镜 经过长达15年的精心准备,耗资15亿美元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最后终于在1990年4月发射升空。但是,美国国家航天局仍然发现望远镜的主镜片存在缺陷。由于直径达94.5英寸的主镜片的中心过于平坦,导致成像模糊。因此望远镜对遥远的星体无法像预期那样清晰地聚焦,结果造成一半以上的实验和许多观察项目无法进行。 更让人觉得可悲的是,如果有一点更细心的控制,这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镜片的生产商珀金斯-埃默公司,使用了一个有缺陷的光学模板来生产如此精密的镜片。 具体原因是,在镜片生产过程中,进行检验的一种无反射校正装置没设置好。校正装置上的1.3毫米的误差导致镜片研磨、抛光成了误差形状。但是没有人发现这个错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与其他许多NSSA项目所不同的是,这一次并没有时间上的压力,而是有足够充分的时间来发现望远镜上的错误。 实际上,镜片的粗磨在1978年就开始了,直到1981年才抛光完毕,此后,由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完工后望远镜又在地上待了两年。 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中负责哈勃项目的官员,对望远镜制造中的细节根本不关心。事后航天管理局中一个6人组成的调查委员会的负责人说至少有三次明显的证据说明问题的存在,但这三次机会都失去了。 有效的管理者应该始终督促他人,以保证应该采取的行动事实上已经在进行,保证他人应该达到的目标事实上已经达到。 ——斯蒂芬·P·罗宾斯 学习目标 定义控制 控制为何重要? 控制的不同类型 有效控制的要求 第一节 控制原理 一、什么是控制? “控制”:最初来源于希腊语“掌舵术”。意指领航者通过发号施令将偏离航线的船只拉回到正常的轨道上。 指按照事前制定的计划标准去衡量实际完成的情况,发现计划实施中的偏差,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确保计划目标顺利实现的一系列活动。它是为了保证企业计划与实际作业动态适应的管理职能。 确定控制系统有效性的准则就是看它在促进组织目标实现时做的如何。控制系统越是完善,管理者实现组织的目标就越是容易。 3、控制的对象 人员 财务 作业 信息 组织的总体绩效 偏差原因分析 干扰因素 把所有可能发生的因素都考虑在内是不切实际也是不必要的 在控制模型中未加以考虑的因素(投入变量) 库存控制 新趋势的出现 PDCA循环示意图 PDCA循环持续改进 三、控制的目标 限制偏差的累积——”纠偏” 适应环境的变化——”调适” 小结:控制 控制是依据计划来检查、衡量计划的执行情况,并根据偏差,或调整行动以保证按计划进行,或调整计划使活动与计划相吻合。因此,计划是控制的前提,控制是完成计划的保证,如果没有控制系统,没有实际与计划比较,就不知道计划是否完成,计划和控制是密不可分。 第二节 控制的分类 一、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 程序控制 控制标准Z值是时间的函数。即 Z=f (t) 跟踪控制。 控制标准Z值是控制对象所跟踪的先行量的函数。若先行量为W,则 Z=f (W) 自适应控制 没有明确的先行量,控制标准Z值是过去时刻已达状态Kt的函数。Z=f ( Kt ) 最佳控制。 最佳控制的特点是,控制标准Z值由某一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构成。这种函数通常含有输入量X,传递因子S和K及各种附加参数C,即 Z=max/(X、S、K、C)或 Z=min/(X、S、K、C) 二、根据时机、对象和目标的不同 预先控制。预先控制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控制的内容包括检查资源的筹备情况和预测其利用效果两个方面。 现场控制。现场控制,亦称过程控制,是指企业经营过程开始以后,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 成果控制。成果控制,亦称事后控制,是指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 三种控制的主要区别 ? 输入信息不同 预先控制是以系统的输入信息为输入信息 成果控制是以系统的输出信息为输入信息 现场控制是以系统计划执行信息为输入信息 ? 目的不同 预先控制是对系统的输入控制 成果控制是对系统的输出控制 现场控制是对系统的作业控制 三种控制类型的划分 三、按控制目的和对象划分 纠正执行偏差(负馈控制)——是使执行结果符合控制标准的要求,为此需要将管理循环中的实施环节作为控制对象,这种控制的目的就是为缩小实际情况与控制目标的偏差。 调整控制标准(正馈控制)——使控制标准发生变化,以便更好地符合内外现实环境条件的要求,其控制作用的发生主要体现在管理循环中的计划环节,这种控制的目的就是使控制标准产生动荡和变动,使之与实际情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