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维生素的分类 维生素与辅酶、辅基的关系 1.TPP:即焦磷酸硫胺素,由硫胺素(Vit B1)焦磷酸化而生成,是脱羧酶的辅酶,在体内参与糖代谢过程中α-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 2.FMN和FAD:即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是核黄素(VitB2)的衍生物。FMN或FAD通常作为脱氢酶的辅基,在酶促反应中作为递氢体(双递氢体)。 3.NAD+和NADP+:即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辅酶Ⅰ)和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辅酶Ⅱ),是Vit PP的衍生物。NAD+和NADP+主要作为脱氢酶的辅酶,在酶促反应中起递氢体的作用,为单递氢体。 4.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是Vit B6的衍生物。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可作为氨基转移酶,氨基酸脱羧酶,半胱氨酸脱硫酶等的辅酶。 辅酶Q10的制备 1、概述 辅酶Q10又名泛醌10,是一种脂溶性醌, 其结构类似于维生素K,因其母核六位上的侧链——聚异戊烯基的聚合度为10而得名,是一种醌环类化合物。 分子量 :863.36 性质:其受光照易分解,而受温度、湿度影响则较小。 辅酶Q10是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是人类生命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之一,能激活人体细胞和细胞能量的营养,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抗氧化、延缓衰老和增强人体活力等功能,医学上广泛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堪称心脑保健领域最为重大的发现之一,是体内一种自行合成的辅酶,存在于人体的每个细胞中,主要作用为驱动人体细胞产生能量,尤其可强化心脏机能,缓解缺氧状态,因此称为“心脏活力之源”!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将其用于营养保健品及食品添加剂 2、辅酶Q10的制备方法: 辅酶Q10的制备工艺可分为生物提取法、微生物提取法、半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植物细胞培养法等。 (1)化学合成法 1988年Eem和Kanan开发的全化学合成生产辅酶Q10工艺,该技术化学合成条件苛刻,因此,工业生产中难以大力推广使用。 (2)半化学合成法 该方法生产辅酶Q10有两个重要步骤:一是从烟叶中分离纯化一种三倍半萜烯醇——茄尼醇,将茄尼醇延长成为十聚睽异戊二烯,用它作为辅酶Q10的侧链; 二是人工合成一种称为辅酶Q10化合物,即2,3-二甲氧-5-甲基1,4-苯醌,然后将两者缩合成辅酶Q10,目前国内茄尼醇的生产工艺已开发成功,实现年产100t的规模。但其母核3,4,5-三甲基氧基甲苯目前国内尚无法大规模合成,主要仍依靠进口。 (3)微生物发酵法 这是近年兴起的辅酶Q10生产方法。充分利用微生物本身的特定优势,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有效应用、改造或构件新的基因工程菌成为提高辅酶Q10的生产能力的关键。(工艺见教材) (4)、生物提取法——利用猪心残渣生产辅酶Q10 (1)皂化配料比:猪心残渣:95%乙醇:氢氧化钠:焦性没食子酸=1:1.3:0.13:0.12在反应罐中加入乙醇氢氧化钠和焦性没食子酸,搅拌后加入提取细胞色素C后的猪心残渣,在78-90℃回流皂化30分钟,冷至35℃,得皂化液。 (2)萃取配料比:皂化液:石油醚=1:1.4在上述皂化液中加入0.6倍量的石油醚,搅拌提取,静止分层后,吸出上清液,残渣再分别用0.4倍量的石油醚萃取二次。合并萃取液,用水洗至中性,直至水洗液近中性。 (3)浓缩,过滤将上述萃取液在40℃以下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20,冷却,-5℃以下静置后过滤,得浓缩滤液。 (4)吸附,洗涤,洗脱配料比:猪心残渣:硅胶(60-100目)=1:0.01。在长径比等于7:1 的纯化柱中装好硅胶,将上述浓缩滤液通过硅胶进行吸附,吸附后先用石油醚或120号汽油洗柱除去杂质,待流出液为无色时,再用含5%乙醚的石油醚洗脱,至洗脱液近乎无色,得洗脱液。 (5)浓缩,结晶,干燥将上述洗脱液在40℃以下减压浓缩,除去石油醚后得棕色油状物。于油状物中加入热的无水乙醇,溶解后冷却结晶12小时,滤干,真空干燥,得辅酶Q10,收率为每公斤新鲜猪心60.9mg。 维生素C的制备 1、概述 维生素C(Vitamin C ,Ascorbic Acid)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食物中的维生素C被人体小肠上段吸收。一旦吸收,就分布到体内所有的水溶性结构中,正常成人体内的维生素C代谢活性池中约有1500mg维生素C,最高储存峰值为3000mg维生素C。正常情况下,维生素C绝大部分在体内经代谢分解成草酸或与硫酸结合生成抗坏血酸-2-硫酸由尿排出;另一部分可直接由尿排出体外. 2、化学本质和性质 化学本质——是含有6C的多羟基化合物; 化学性质——1) 具有酸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