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义父《乐府指迷》原稿.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沈义父《乐府指迷》原稿

沈义父《乐府指迷》词论探析摘要:本文的研究重点是词论,涉及作者生平、版本问题,并列有相关文献可供查询。综合起来说,《乐府指迷》的整体思想是推崇周邦彦、吴文英的清空之词,作词尚协律,用字须文雅。具体说来,沈义父论作词之法,可分为以下几点:第一,音律欲其协;第二,下字欲其雅;第三,用字不可太露;第四,发意不可太高。笔者基本认同这四点并进行了详细论述。此外,根据所读二十有八则《乐府指迷》,认为发意之说尚不明显,而句法之类可为一说,因此在整体论述之时特别出一段详论其造句之说。《乐府指迷》是沈义父旨在教人学词而作的“词法”之类语。其词论虽不全然可取,却不失是一家之见和初学者之可循之法。关键字:沈义父 《乐府指迷》 周邦彦 协律 典雅 含蓄 造句 赋情 两宋词学,盛极一时,其间作者如林,宋人词话多附于诗话、笔记著作之中,如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阮阅《诗话总龟》等诗话皆辑了不少宋人词话。施蛰存、陈如江所辑《宋元词话》(上海书店,1999年版)和张惠民《宋代词学资料汇编》(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都收集了宋元笔记、诗话、野史、题跋等各种文献中保存的词评、词论、词本事等。还有不少杂和在文集、总集之中,如施蛰存编《词籍序跋萃编》和金启华等《唐宋词集序跋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收唐宋至近代词别集、总集序跋以及词话、词律、词谱和其他词学杂著序跋。又有刘荣平《辑录宋元方志词话》(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年第3期),据《宋元方志丛刊》(中华书局,1990年版)遍检现存四十一种宋元方志,将其中的词话一一别出并整理。这些散见的词话虽为词论研究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但仍缺乏论词的系统性。而宋人论词之专书实不多见,以词话直接命名者更少,能算作词学专著者,有王灼《碧鸡漫志》、张炎《词源》、沈义父《乐府指迷》、陆辅之《词旨》等少数。《碧鸡漫志》追溯调源,敷陈流派,亦未及作法。于词之各方面均有翔实记载者,莫如《词源》,《乐府指迷》虽只二十八则,而论及词之各方面,其重要与《词源》同,不失为宋代一部重要的词话。“且宋末词风,梦窗家法,均得于是编窥见一斑”。乃是南宋中后期词发展到新阶段的理论总结,具有鲜明的词学价值取向和时代精神。这里笔者重点论述其词论思想,少数涉及作者生平和作品版本考证,以期阐发一己之见。一、作者生平沈义父,字伯时,一字时斋,震泽人(一作吴江人)。据乾隆十一年震泽县知县栾城(今河北省栾城区)陈和志撰《震泽县志序》云:“震泽旧隶吴江,自我世宗宪皇帝御极之三年,诏州县大者设官分治,始析吴江之西偏为新邑” ,《震泽县志》中记有沈义父作《昭灵侯庙记》一篇,据此断定其为震泽县人或吴江人。具体生卒年不详。《四库全书总目》有沈氏乐府指迷一卷提要,仅记有“宋沈义父撰。义父字伯时,履贯未详”后翁大年(1760-1842)据《江南通志》及《苏州府志》、《吴江县志》,考得同乡沈义父于南宋理综嘉熙元年(1237)以赋领乡荐,后为南康军白鹿洞书院山长,举行朱子学规。致仕归,建义塾,立明教堂讲学,学者称时斋先生。著《时斋集》、《遗世颂》、《乐府指迷》,前两者已佚。另据《乐府指迷》首章自叙,“余自幼好吟诗。壬寅秋,始识静翁于泽滨。癸卯,识梦窗。暇日相与唱酬。”考,淳祐二年(1242)在南宋都城临安认识词家翁元龙。次年,经翁元龙介绍认识吴文英,探讨作词方法。后《百尺丛书》本陈去病(1874-1933)后序,据邑志之《儒林》考同乡沈义父生平笃学好古,以程、朱为归。又尝造三贤祠,以祀王先生蘋、陈先生长方、杨先生邦弼,为乡后学矜式。后蔡嵩雲作《乐府指迷笺释》将翁、陈二人所考内容吸纳,另云“遭宋亡国,隐居不士,以遗民终。”并附于沈义父小传于后。现代检索书籍《中国人名大辞典》(商务印书官出版,2003年版)第四百九十七页仅收“沈义父,宋吴江人。字伯时。宋亡。隐居不士。长与词曲。有乐府指迷。”数言。二、版本《乐府指迷》最早附刻于明陈耀文《花草萃编》卷首。《中国善本书目录》的今存沈义父《乐府指迷》最早版本,亦是附刻于明陈耀文《花草萃编》卷首的万历刻本。清代的版本主要有四库全书本、咸丰年间翁大年晚翠楼丛书校本、陈去病百尺楼丛书校本、王鹏运四印斋刻本。晚清至近代主要有唐圭璋《词话丛编》本、蔡嵩雲笺释本等。后本皆从明万历《花草萃编》本出,稍加校释。《四印斋刻本》王鹏运跋云“沈义父《乐府指迷》一卷。按明人刻本乃合玉田生《词源》下卷与陆友仁《词旨》为一书,非沈氏原本也。此卷附刻《花草萃编》,凡二十有八则,明代刻书,往往意为删节,其为足本与否,非所敢知。”据此可知,《乐府指迷》最早尚无单行本,附刻于《花草萃编》的二十有八则亦未必是全本,可能是明人删节本。蔡嵩雲亦云“惟刊《花草萃编》附刻,根据何本未详。”至于其流传,《笺释》引言云:“是书刊于明万历癸未,流传绝少。”“第以篇幅过短,故世鲜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