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中国外交定稿12.10解析
(2011·海南单科·25)《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015·海南单科·25)1971~1978年,我国共援助37个第三世界国家建成了470个项目,超过1955~1970年建成的援外项目总和,对外经济援助的支出为前16年总和的109%。这反映了 A.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 B.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 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D.经济援助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手段 (2012·北京文综卷·19)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其主要表现为:非洲发展中国家( ) ①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 ②是中国50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 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 ④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下面我们分析新中国外交的第三个博弈:和谐世界 对 中国威胁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何传承和调整?新时期的中国秉持传统,与时俱进,积极加强与世界各国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以维护世界和平,谋求共同发展。 * * 然而随着中国的日益崛起和强大,西方国家却出现了一种论调,我们来看这幅漫画,谁来给我们解读一下?它反映的就是面对中国的崛起,西方人的一种恐惧心态,羡慕嫉妒恨啊,中国威胁论的论调甚嚣尘上。 * 面对如此形势,中国政府审时度势,在新世纪逐步形成了“和谐世界”的新外交思想。“和谐世界”,一个充满东方智慧的名词,如今频频出现在重大国际场合,它所描绘的国际关系的理想状态,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赞同,就连美国的《新闻周刊》也特别以孔子像作为封面,指明中国正在向世界推介“和合”思想。那么,“和谐世界”的理念为什么能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呢?这个问题很大,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和谐世界”思想传承了中华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与新中国外交一脉相承,同时又反映了当今时代的深刻变化。那么这一思想又是如何与传统外交和新中国外交一脉相承呢? 让我们进入下一版块 :长镜头下的中国外交。 * * 这里我给出了五个人物,他们分别是郑和、李鸿章、周恩来、邓小平、习近平,选他们的目的一目了然,他们都是各自时代的杰出外交官或领袖,而他们个人的人生际遇也与其从事的外交事业紧密相连,根据所学描述其所处时代的外交特征 * ? 郑和代表的是古代的朝贡外交,其原则是“厚往薄来,重礼轻利”,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王朝的国威,可以说是中国主导下的睦邻友好礼仪外交。郑和曾经七下“西洋”,拥有世界一流的舰队,从东南亚到东非,远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舰队远航的目的并不是抢掠土地,索取财物,而是一路带去互利贸易和邦交友谊。 “和合”思想对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外交哲学和对外交往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代:屈辱的半殖民地外交,中国被动适应列强的扩张外交。唐德刚教授曾认为,中国自有外交以来,只出现过两个半外交家。李鸿章、周恩来各算是一个,而我们所熟悉的顾维钧竟只能算半个,可见,李鸿章在中国外交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李鸿章办外交却因签订了太多的不平等条约背负了太多的骂名。实际上,李鸿章从老师曾国藩手中接过的大清早已不是圣祖时的“天朝上国”,而是山河日下,风雨飘摇。李鸿章虽以他的个人威严甚至是傲慢无礼在谈判场上据理力争,却依然无法捍卫大清最后的尊严!李鸿章的不幸,是整个时代的不幸!因为弱国无外交!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50年代与亚非和平共处 2、70年代与美国合作双赢 3、新时期与世界和谐共存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外交始终贯穿中华文化“和”的思想,而这也正是中国外交的精髓所在。 * 正如习主席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所言,古代的和而不同、新中国时期的和平共处、今天的合作共赢、和谐世界本来就是一脉相承的中国文化的核心.秉持着“和”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习主席郑重地向世界承诺:中国将坚定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绝不称王称霸!让世人看到了一个温和友善的大国形象,正如习主席出访法国时所言:中国是一只文明的可亲的和平的狮子!最后,从这样一个过程的分析,对于外交,你有何启示? * 正如习主席出访法国时所言:中国是一只文明的可亲的和平的狮子!最后,从这样一个过程的分析,对于外交,你有何启示? 当然,“和谐”的理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