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扎鲁特旗阿木古楞敖瑞珍珠岩矿床地质特征.docVIP

内蒙古扎鲁特旗阿木古楞敖瑞珍珠岩矿床地质特征.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蒙古扎鲁特旗阿木古楞敖瑞珍珠岩矿床地质特征   【摘要】阿木古楞敖瑞珍珠岩矿为一大型珍珠岩矿床,根据位于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其成矿地质条件。矿床赋存于地层为中生代满克头鄂搏组上段酸性火山喷发岩、酸性熔岩及火山碎屑沉积岩。空间上体现了火山活动逐渐减弱,并伴随有短暂间歇的变化特征。通过对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的研究,为在该地区进一步寻找珍珠岩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珍珠岩;地质特征;矿床类型;阿木古楞敖瑞   一、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区域大地构造位置隶属于天山-内蒙古-兴安地槽褶皱区,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西乌珠穆沁旗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板块构造位置归属于华北地台北缘。测区岩浆活动十分强烈频繁,尤其火山岩发育广泛。   (一)地层   主要为中生界上侏罗统满克头鄂搏组上段(J3m2):岩性以褐灰色、紫灰色英安质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为主。其次为褐黄色流纹质晶屑凝灰岩、安山岩、浅灰白色球泡流纹岩、褐黄色流纹质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底部夹数层绿灰色凝灰质砂砾岩、细砂岩、灰黑色黑矅岩、松脂岩等。岩层产状多倾向南东或北西,倾角多小于35°。   (二)岩浆岩   1.火山岩   区内中生代火山活动强烈频发,以中心式喷发为主,即有岩流溢出,又有次浅成侵位和火山碎屑岩沉积,构成了上侏罗统火山岩地层的载体。   2.侵入岩   测区侵入活动较弱,受控于北东向压扭性构造,呈岩珠状侵入零星分布,岩性为辉长岩、闪长岩、花岗岩等。展布方向大体为北东向,生成时代均为燕山期晚侏罗世。   3.构造   区内共构造层主要为晚侏罗世构造层。由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吐组、白音高老组火山岩地层组成。为一陆相火山-沉积建造,在以北东向为主体的构造制约下,火山岩地层呈北东向展布,并形成了较紧密的褶皱构造。   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多被第四系大面积掩盖。断层主要展布方向以北东向、北西向为主、东西向、南北向次之。生成时代以晚侏罗世为主。显示出太平洋与欧亚两大板块相互作用下形成了新的大陆边缘裂隙带的骨架特征。   二、矿区地质   (一)地层   主要为上侏罗统满克头鄂搏组上段(J3m2):岩性以褐灰色、紫灰色英安质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为主。其次为褐黄色流纹质晶屑凝灰岩、安山岩、浅灰白色球泡流纹岩、褐黄色流纹质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底部夹数层绿灰色凝灰质砂砾岩、细砂岩、灰黑色黑矅岩、松脂岩等。岩层产状倾向北西,倾角一般6~30°。   (二)岩浆岩   1.火山岩   大面积分布以中生代酸性火山喷发为主,本次喷发在陆相沉积之后开始。爆发相的主要岩性为流纹质角砾凝灰岩、熔结凝灰岩;溢流相的岩性为石英粗面岩、球粒流纹岩、松脂岩、珍珠岩。   2.侵入岩   侵入岩仅见闪长玢岩,以小岩株及脉岩产出,走向以北东向和北西向为主,侵入上上侏罗统满克头鄂搏组。   (三)构造   区内褶皱构造不发育,上侏罗统满克头鄂搏组上段(J3m2)火山碎屑岩呈单斜层产出,走向北东向,北西倾,倾角一般为15~40°。   断裂构造在地貌上表现为北东向的沟谷,多被第四系大面积掩盖。   三、矿床地质特征   矿体赋存于上侏罗统满克头鄂搏组上段(J3m2)褐黄色、褐灰色流纹质晶屑凝灰岩、浅红色球粒流纹岩中。矿体形态呈似层状、透镜状,总体走向呈北东-南西向,倾向279°-340°,倾角6°-30°,与地层产状一致,矿体长度一般在1000~1800m,厚度一般在2.02-27.21m;,其中3号珍珠岩矿长度可达2000m。   (一)矿体特征   1.1号矿体   矿体总体呈北东-南西向分布,矿体断续长约1800m,厚度一般在2.02-27.21m,产状279°-320°∠27°-35°,工业膨胀倍数(Ko)一般在3.80~15.96,容重76~225Kg/m3。   矿体厚度由北东至南西沿矿体走向由厚逐渐变薄。南段据钻孔资料深部未见珍珠岩矿体尖灭,钻孔内见闪长玢岩(δμ),该闪长玢岩(δμ)为晚期侵入体,深部珍珠岩矿体被破坏。   矿体围岩为流纹质晶屑凝灰岩,矿体产状与地层一致,被后期侵入闪长玢岩脉(δμ)破坏分割为三段。出露的在地貌上多为陡峭的石砬子。   2.2号矿体   矿体总体走向呈南西西-北东东向,受古地貌和后期剥蚀、地形的影响,地表矿体沿走向呈蛇曲形态展布,地貌上多为陡峭的石砬子。控制矿体长约1100m,深部钻孔矿体最大斜深257m,厚度一般在3.0-19.56m,在平均厚度9.28m,沿走向及倾向矿体厚度变化较稳定,矿体产状320°-340°∠19°-29°。矿体由Ⅱ类、Ⅲ类珍珠岩组成。矿体围岩为浅红色球粒流纹岩。工业膨胀倍数(Ko)一般为5.27-11.44,容重一般为83-201Kg/m3。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