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田园归隐人.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田园归隐人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古代隐士乐隐怡闲、随性洒脱。一间竹屋,一壶美酒,便看蝶飞款款,听流水潺潺;一叶扁舟,一根钓竿,乐赏春江月夜,观花落溪口……田园诗清新,畅爽,品之如饮一杯上好的绿茶,余香沁人心脾,令人不禁闭上眼细细回味。田园诗韵致高远,读之如闻一曲怡人的箫歌,韵味淡远闲适,使人听之颇有净心明性之感。   田园诗的鼻祖是有着“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之称的陶渊明,而兴盛一时的山水田园诗派兴起于唐朝,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此外还有储光羲、綦毋潜、常建、祖咏等人。他们继承晋、宋以来陶渊明、谢灵运、谢?等人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传统,诗歌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为主,表现返朴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活的闲情逸致。本文着重比较唐代诗人王维、孟浩然、綦毋潜、储光羲与晋代诗人陶渊明的田园诗作。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有二十首,皆借酒为题,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喜爱,这里选取的第五首也不例外。   陶渊明少时满怀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由于门阀制度的阻碍,他直到二十九岁的才得以出仕为官。他怀揣满怀壮志,五次入仕,却只能做些祭酒、参军、县丞之类的芝麻小官,不仅壮志难酬,还不得不降志辱身迎合一些官场人物。陶渊明“质性自然”,“不为五斗米折腰”,最终他结束了他仕途,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归隐之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五柳先生生活在纷纷扰扰的人世间,却并不受尘世的烦扰。“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之所以能这样,靠的不仅是居住位置的偏僻,更是心境的超尘脱俗。官场的尔虞我诈于他如同车马的喧哗,他向往自然,追求自由,他以超然独立的心态将纷扰阻隔于他的生活之外,为自己的心灵创造了一片世外桃源。   正是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显得那样得是那样地怡然自得,悠哉乐哉。这两句中,我认为要数“悠然”二字用得最为恰当传神,韵味无穷。我们可以想象,先生悠闲得在篱笆下采摘喜爱的菊花,就那么不经意地一抬头:呵!南山呵!不是特地去望,更不是刻意去寻,就那么不经意间诗人悠闲得心境与南山的美景不期而遇,喜悦不由得由心底泛出,溢满心窝。这是怎样一份不可言喻的美好,难怪苏东坡也要称赞曰: “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   而南山的美景更为这份美景增色!“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黄昏的南山,飞鸟结伴归林,一切都是那么恰到好处而又自由自在,就如同先生摆脱官场束缚,安守一方乐土一般悠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先生从这景、这情中悟出了些什么,是人生的真谛?是自然的法则?先生没有说明,但又何尝不是一切尽在不言中?   陶渊明的诗淡薄渺远,恬静自然,字字句句中透露出的是他对功名利禄的鄙夷,对官场钻营的不屑,以及对质朴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喜爱。先生志趣高远,刚正不阿;无论是贫病交加,还是穷困潦倒,先生都也不愿再涉官场。白居易赞:“尘垢不污玉,灵凤不啄腥”,他的归隐是真隐,归隐得坚决、归隐得至情至性,他的归隐是一种人生的选择,是一种对“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厌恶。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算得上是陶渊明的后继者之一,他的诗辞藻精美,音节舒缓,诗中往往山水幽静,情意恬淡。   秋雨初晴,山林风光旖旎;山居秋暝,生活淳朴怡然。苏轼曾说过:“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画”结合是王维诗作的一个显著特点。“空山”“新雨”,万物幽静而空灵美好,清新宜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雨后山林如同一幅美妙的画卷一般展现在我们眼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勤劳、淳朴的“浣女”、“渔夫”戴月,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恰是另一番富有生活气息的美好。   春光随逝,秋景更佳,诗人厌恶官场的浑浊,向往这山林田园清新宁静的生活。   而归王维少年便满腹学识,开元九年还曾中过进士第,之后入仕做官也颇有些成就。不同于陶渊明的芝麻小官,王维曾担任过司仓参军、右拾遗、给事中等还算不错的官职。他曾经受人赏识,连连升官;也曾经因故被贬,仕途不顺。他曾一度厌倦官场,有归隐之心,愿“艺植老丘园”,却有所羁绊,不够爽快。较陶渊明而言,王维诗作的情感在某种程度上相对消沉。王维信佛,有“诗佛”之称,晚年王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