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尘为何物?.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拂尘为何物?唐代盛行传奇,有个出名的,叫《虬髯客传》,据说是为宣扬李唐王朝统治正统性所作。《虬髯客传》的女主角叫作红拂女,就是“红拂夜奔”的那个红拂。直到明清,各种杂剧传奇依然对红拂的故事津津乐道。红拂女为什么叫作红拂?这个名字在今天看起来像是有人叫作“扫帚女”或者“苍蝇拍男”一样奇怪。红拂女侍立杨素左右,整天就是端着拂尘站岗,所以有此名字;而拂尘也是大有来头,远远不是扫帚苍蝇拍能比拟的了。《辞海》《辞源》上说,拂尘也叫麈尾,是个有来头有典故有立意的主。我们说,一切被贴上小清新标签的物品曾经都有过实用的阶段的,拂尘也是。拂尘,在唐之前叫作麈尾,被定位的功能是拂除尘垢和驱赶蚊蝇,最多加上酷暑之时用来扇扇风什么的。古代卫生状况不佳,蚊蝇漫天扰人清净,麈尾的出现实在是拯救高冷形象的大杀器。然而,就像笔墨纸砚都有人作诗写文章赞美一样,麈尾也有人来讴歌。晋王导有《麈尾铭》,写道“勿谓质卑,御于君子。拂秽清暑,虚心以俟。”虽然说的算是实话,但也确实把麈尾大大夸奖了一番。王导夸了麈尾,并不代表麈尾是门阀贵族的专用之物。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便说, “六朝人清谈,必用麈尾。”六朝,也就是魏晋南北朝。可以说,那时候,麈尾是一个文人雅士的标配。魏晋尚清谈,清谈评价标准颇多,诸如辩才无碍、理不屈人等等。当然,在这个看脸的世界,容貌风度才是重中之重。而手持麈尾能让清谈者望之飘逸似神仙,因此人手一把逍遥快活。除此之外,又因魏晋名士又都颇具嬉皮士精神,自觉服食五服散后萌萌哒。但是,五服散有一坏处,服后要“发散”,发散之时面色潮红、浑身燥热。于是乎,手头有个可以拼命给自己制造清凉的东西也是非常必要的。从此,春夏秋冬,魏晋名士手执麈尾相聚一处,高谈阔论精析义理。而这麈尾,也就被称为“谈柄”,即谈话之时手持之物。明朝王士祯云:“若六朝以来,则以麈尾为谈柄耳。”上个世纪洛阳涧西曾经出土过曹魏时期的铜镜,镜上有嵇康、阮籍等名士画像,他们聚在一起侃侃而谈,手中各自执着麈尾扇风。而类似这样的谈话,在文学中也有了固定的称谓,叫作麈谈,也叫作帚谈。说了这么多,麈尾究竟是什么样子呢?简单来说,麈尾就是个边缘长着毛的大扇子。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掘的东汉晚期到曹魏时期的墓葬,其中的壁画上就出现了麈尾。那曹魏时期的麈尾是什么样?黑色桃形夹板,夹板周边有着赭色麈尾毛,下面有柄。对,没错,只要你稍微发挥一下想象就会说,这就是一个苍蝇拍,边上粘上了一圈鹿尾巴上的毛而已。直到现在,麈尾还有实物流传下来,藏于日本,是六朝旧物。这扇子也是清贵了。拂尘又是什么形态呢?拂尘和麈尾有时被认为是同一物,有时又会被认为是两物。不过,就目前流传下来的实物,虽然功能大同小异,这二者的形制并不完全相同。主张是两物者,抓住麈尾和拂尘实心空心之别据理力争;主张是一物的,则认为拂尘不过是进化了的麈尾,而麈尾不过是较早的拂尘罢了。在本文中,本着器物就是器物的立场,作者赞同麈尾与拂尘就是一物的说法。在之后的隋唐,麈尾更为常见,不过多是以拂尘的形态出现了。在保留下来的大量壁画和纸画、绢画当中,往往能见到拂尘的踪影。皇宫题材的画作上,通常都有手持拂尘的侍女陈列在主人旁,祭祀出行也都有侍女持着拂尘随行。唐代以后,拂尘用途更广,被用在佛、道、儒和世俗生活当中。佛教用拂尘颇多。当然,这里的拂尘指的是唐之后空心、柔软的拂尘,而非麈尾。佛教有千手观音,千手观音实有四十手,而这四十手各自持有不同的东西,其中就有白色的拂尘。并且,在佛经中还写明,如果是为除身上恶障,那菩萨就会挥舞起持有白拂的手。盛唐之时,佛经大量传人中国。因为对于佛经的不同理解,佛教有了数个教派之分,而各个教派之间往往有辩论。拂尘,或者说是麈尾是其中重要道具。在论战之时麈尾是主人谈性浓的体现,而一旦放下麈尾,就代表甘拜下风。道家的拂尘历史也由来已久。树枝、竹枝与马尾、牛尾结合起来,就是一个拂尘了。道家久届名山大川,山中无日月,蚊子多,于是,拂蚊子扫经书的必备物品拂尘也是道家的最爱。流传下来的道教画像当中,许多神仙人物都手执拂尘。拂尘不光是个实用器物,还是个法器。在《聊斋志异》当中有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叫作“画皮”。王生求助于道士之时,道士就将自己的拂尘赠与王生,让王生挂在门上。拂子也被许多文人用诗歌记录了下来。李白有云:开堂振白拂,高论横青云。黄庭坚《南山罗汉赞》中有“手持白拂起清风,奉持所闻佛直指”之语,陆游在“青鞋白拂真相称,湘竹溪藤误得名”的诗句中提及拂尘。最打眼的是杜甫,他在《棕拂子》中专咏拂尘:棕拂且薄陋,岂知身效能。不堪代白羽,有足除苍蝇。荧荧金错刀,擢擢朱丝绳。非独颜色好,亦用顾盼称。吾老抱疾病,家贫卧炎蒸。咂肤倦扑灭,赖尔甘服膺。物微世竞弃,义在谁肯征。三岁清秋至,未敢阙缄藤。拂尘品性,倒是被杜甫一首诗说尽。4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