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住语文教材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扣住语文教材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众所周知,“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要想将学生塑造成为情操高尚、人格和谐、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就不能不重视对他们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们也普遍认识到,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语文课除了要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还应该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换句话说,常态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教师、学生共同生成美、欣赏美、享受美的过程。遗憾的是,不少语文教师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既不注重对教材的深度挖掘,也不考虑学生喜爱美好事物的天性,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将“美”完全挡在了课堂之外。其实,“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法国雕塑大师罗丹语),只要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唤起学生的审美心理,使他们在充分调动自己生活阅历的基础上获得丰富的审美愉悦,就会发现课本原来就承载了各种各样的美,只要教师做有心人,就一定能够从中挖掘出姿态各异、动人心魄的美学因素来。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依托文本,欣赏自然美   自然美是指自然界中各种事物本身呈现出来的自然形态的美。语文课本里的自然美是通过优美生动的语言间接反映的,内容可谓广泛之极,几乎无所不包。教师讲解文本时,只要稍作逗留,用一颗沉静的心去细细感受,就会嗅到一股股清新、亲切而动人的自然气息,领略到大自然的姿态万千和奇妙莫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磅礴,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气象万千,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的瑰丽神奇,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秀丽明净……这些或阳刚或阴柔的美丽景致,就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资源,在带给他们强烈的视觉震撼之余,也必然会撞击他们的心灵,“润物细无声”地激发起他们热爱祖国河山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   二、涵咏文字,体会语言美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不论蕴藏着什么样的美,最终都必须落实到语言上,所以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正因如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一篇篇内孕丰富的文章时,就必须首先从欣赏语言入手。例如,朗读、品味散文名篇《荷塘月色》第4段“月下荷塘”,我们在咀嚼、回味清新淡雅的语言美之际,一定会沉醉在荷香与月色织就的美妙图画中,并进而感受到作者难得享受片刻静谧的淡淡喜悦之情,以及隐于喜悦之后的淡淡哀愁。这么一来,朱自清先生透过凝练准确、清新隽永的语言,流露出来的苦闷、彷徨的心绪,以及向往自由宁静美好生活的情怀也就容易把握了。又如,在赏析《明湖居听书》时,透过看得见的景象、经历过的事情、体验过的感受、想象得出的形象这些新奇独特的喻体,我们能够很容易地将无形抽象的声音化为有形的具体画面,从而感受到王小玉说书的非凡魅力和精妙绝伦的演唱技艺。可见,在讲解课文时,我们完全可以从欣赏语言文字入手,带领学生去深度阅读、个性化阅读,通过品味不同的语言风格,在获得美的熏陶的同时,进一步走近作家丰富而敏感的精神世界,进一步获得文本的精髓。   三、深入剖析,感受形象美   只要留心,我们就会发现语文教材中有着闪光点的人物是随处可见的,比如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孔子,抱负远大、视反动军阀如粪土的毛泽东,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两弹元勋”邓稼先,遭到奸邪小人陷害却豪迈地高唱“大江东去”的苏东坡,置形形色色的敌人的攻击于不顾、始终为病态的社会寻求药方的“民族魂”鲁迅先生,引领我们从看似枯燥的物理学中发现大美的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他们虽然属于不同领域里的丰碑,但他们都有着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怀,都有着追求美好理想的热忱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拼搏精神。正是这些特质,成就了他们的不平凡,也对无数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他们的言谈举止,走进他们丰富而深广的心灵世界,随着他们的脉搏一起跳动,充分感受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国家、热爱事业、热爱真理的美丽情愫,从中获得真善美的感染与熏陶,逐步完善自我。   四、调动想象,鉴赏意境美   意境是中国文艺理论和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借助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方法,构建具有丰厚美学意蕴的意境,来吸引读者、感染读者的。例如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铃》一词,通过鸣叫凄清而急促的寒蝉,向晚的长亭,一阵刚刚停歇的急雨,显得冷漠无情、不断催着出发的兰舟,深厚广阔的暮霭等意象,以及一对恋人不忍离别又不得不离别、千言万语一句也说不出来的特写镜头,成功地营造出了缠绵悱恻、凄婉动人的意境,收到了惊人的艺术效果。可以说,我们读了之后之所以无法不动容感喟,深切同情词人的仕途不顺、命运多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了词作意境的强烈感染。因此,在讲授这篇课文时,教师完全可以先陪着学生通过反复吟诵、细心品味,沉浸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