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Mn2V钢连铸圆管坯工艺技术规程.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3Mn2V钢连铸圆管坯工艺技术规程

1、工艺流程转炉LF精炼圆坯连铸%) 2.1、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屈服强度超出570Mpa的N80-1钢级钢管用坯; 2.2、内控化学成份要求(%) 表1   熔炼成分,% C Si Mn P S V Als 内控 0.30-0.34 0.35-0.45 1.55-1.65 ≤0.022 ≤0.010 0.08-0.12 0.020-0.040 目标 0.32 0.40 1.60 0.10 3、转炉工艺控制 3.1、钢包准备:采用线上周转的钢包;透气砖必须吹扫,保证钢包透气性;钢包应洁净,做到包底无冷钢、包沿无残渣;采用铬质引流砂并烘烤、加砂时必须加满并形成突起; 3.2、装入量控制:总装入量83±1t; 3.3、造渣剂加入时机:开吹点火后加入第一批料,第一批料镁球全部加入,石灰按总量的2/3加入;开吹5-6min时,根据化渣情况分批次加入第二批造渣料; 3.4、等样出钢:倒炉测温取样,等样待成分合格后方可出钢,终点要求:C:0.06~0.16%;P≤0.010%;T:1620~1650; 3.5、出钢口要求:出钢口要求圆整,无散流;出钢时间≥3min; 3.6、出钢挡渣控制:出钢过程严格控制下渣量,前期使用挡渣塞,出钢后期使用挡渣球挡渣,炉长正确判断出钢终点,及时挡渣抬炉,目标下渣量小于50mm; 3.7、合金烘烤:硅锰合金及高碳锰铁需进行烘烤,烘烤温度不低于300度; 3.8、脱氧合金化: 表2 终点C% 0.06~0.07 0.08~0.10 0.11~0.13 0.14~0.16 增C剂(Kg/t) C:97% 1.7 1.5 1.2 0.9 铝铁(Kg/t) Al:45% 1.7 1.5 1.2 1 高碳锰铁(Kg/t) Mn:75% 5.5 硅锰(Kg/t) Si:17%;Mn:65% 19 硅铝钡钙(Kg/t) Si:35%;Al:15% 2 3.9、合金加入顺序:硅铝钡钙-硅锰—高碳锰铁—铝铁; 3.10、合金加入时机:出钢1/4开始随钢流加入,出钢3/4时加完; 3.11、石灰顶渣加入量:加完合金后,由合金溜槽加入石灰顶渣,顶渣加入量在200-300kg; 3.12、吹氩站控制:出钢过程全程吹氩,氩气量开到最大,待出钢后期适当关小氩气;钢水到氩站进行测温取样,加完合金后软吹2-3min后关气上钢。 4、LF炉工艺控制 4.1、钢包到站:钢包到站接好氩管开始底吹,氩气量以钢液面轻微波动为宜,以防止钢液面结壳; 4.2、测温:钢包车开至加热工位,待炉罩降到位后,进行测温,测温偶头插入钢液面200mm以下,以确保测量温度准确性; 4.3、造渣剂加入量:石灰按4--5kg/t、精炼渣按2.0-3.0kg/t加入,莹石视化渣情况加入。加料时大氩气量搅拌,下电极进行五档加热化渣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调低氩气流量,稳定电弧、减少电极上下波动量; 4.4、脱氧剂、发泡剂加入量:待渣料熔化后,加入铝粒和电石,铝粒按0.3~0.5kg/t、电石按0.3~0.5kg/t加入,造白色泡沫渣; 4.5、第一次加热:依据到站温度情况,采用二档或三档升温,升温结束后提电极、大气量搅拌1分钟后测温、取样,取样时插入钢液面以下300mm,保证成份代表性; 4.6、配加钒铁及成分微调:钒铁(V=50%),吸收率95%,加入量2 kg/t,其它成份根据取样检验结果,按目标值进行成份微调; 4.7、第二次加热:根据测温结果,确定加热时间,停止加热后,大气量搅拌1分钟后测温、取样; 4.8、精炼渣要求:R:3.5—5.0;FeO+MnO≤0.5%; 4.9、喂线量:每炉喂入150m米硅钙线。喂线速度3m/min; 4.10、软吹时间:大于10分钟; 4.11、离站温度:第一包:1590~1600℃ 第二包1580~1590℃ 连 浇:1570~1580℃ 5、连铸中包烘烤时间小时,烘烤温度1000℃。 5.3、保护渣要求 5.3.1、保护渣种类:中碳锰钢保护渣烘烤时间4小时,烘烤温度不低于60℃1495℃; 5.5、中包烘烤器抬起至大包开浇不得大于分钟浸入式水口对中偏差小于5mm 5.7、大包开浇后,中包 5.8、大包下渣控制:不允许下渣,下渣监测报警后马上关闭大包; 5.9、覆盖剂种类及加入量 5.9.1、采用碱性覆盖剂; 5.9.2、第一炉当中包内钢水量达到12t时开始加入,冲击区8袋,浇注区16袋,保证加入均匀;连浇炉浇注区4袋,液渣厚度达到60mm时,浇注区停加,冲击区及浇注区有钢水裸露或者液渣变薄处根据情况补加; 5.10、溢渣操作:冲击区渣层厚度超过100mm进行溢渣操作。 5.11、钢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