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剂监测—翁维良.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注射剂监测—翁维良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监察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翁维良 鱼腥草注射剂事件说明现有的措施尚不足以有效的解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问题,需要考虑采取更加有效的办法,来提高中药注射剂用药安全。 中药注射剂上市后监测应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我们在黄芪多糖粉针剂、清开灵粉针剂新药1期临床试验中发现有很明显的过敏反应(发热、药疹),而未能通过。为了减少中药注射剂的过敏反应,试用了中药注射剂皮肤过敏试验方法,皮试阳性者不纳入,皮试阴性者用药 一. 皮肤过敏试验方法 中药黄芪多糖粉针剂、清开灵粉针剂及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皮肤过敏试验方法。 黄芪多糖粉针皮内试验方法: 在首次使用研究药物之前进行皮试。方法為用注射器将10毫升生理盐水加入到黄芪多糖粉针250毫克中,振摇至药品完全溶解,药溶澄清后,取完全溶解的药液10毫升,加入到500毫升生理盐水中摇匀。此时浓度為5%,可作皮试液用。再用结核菌素注射器抽取0.2毫升,在受试者掌侧皮内注射0.1毫升,20分鈡后观测结果。 结果判断: 阴性(-):皮试部位无反应或皮丘直径3毫米,不痒。 可疑(+-):风团直径3-5毫米,不痒。 阳性(+):风团不明显,但局部充血伴瘙痒,或风团直径5毫米。 强阳性(++):风团直径10毫米,周围充血,伴伪足,並有皮试部位以外的反应。 皮试阴性者可用药。用于肺、胃肠和乳腺癌病人辅助治疗。 清开灵冻干粉针剂皮内试验的方法 200mg(固体含量)/支,用注射用水10 ml稀释,抽0.1 ml,加注射用水0.9 ml,皮下注射0.1ml。皮下注射20分钟后观察,阳性的具体表现为: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 清开灵注射液皮内试验的方法 每支10毫升,取0.1毫升,加注射用水1.9毫升稀释组成皮试液,在前臂肘内侧皮内注射0.1毫升作皮肤过敏试验,20分鈡后参照清开灵粉针方法判断反应结果。 皮试阳性者不用药,阴性者用药治疗风热感冒、上、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及其他病毒性疾病。 双黄连注射液皮内试验方法 双黄连注射液用注射用水稀释,组成皮试液,分為二种浓度,1组浓度25%,2组浓度50%。在前臂肘内侧皮内注射0.1毫升作皮肤过敏试验,20分鈡后参照青霉素皮试方法判断反应结果。 *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量和质量逐年增加和提高 在组织体系逐步建立与完善的同时,通过不断进行的全国和地区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药品使用单位对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理解和认识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报告意识从无到有并逐步增强,报告数量由少到多并不断增加。 据统计,1998年至2005年间,收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别是519、595、4708、7718、17000、36852、70074、173480份,年增长率分别为14.67%、691.26%、63.93%、120.26%、116.78%及90.15%、147%,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质量逐渐规范,报告的利用率逐年提高。 2001-2003年,中药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占ADR报告总数的13.5%,其中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告占中药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总数的77.2%。 中药注射剂系我国特有的现代中药新剂型,目前在我国处于产量大,研发势头强劲的状态。 2005年1-10月,覆盖我国21个省市的1412家医院,中成药采购金额最高的20个品种中,注射剂占16种。因此如何保证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用药已经引起国家及公众的高度关注。 尽管已上市的中药注射剂都已经按照我国新药注册管理办法和相关的临床前安全评价指南进行了过敏性试验,但是仍有不少在临床前过敏试验中呈阴性的品种在投放临床后却出现较多的过敏反应,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或死亡。 反之,有的用在临床上已经引起过敏反应的产品进行豚鼠过敏试验,却未得出性结果。这种临床的阳性与动物试验的阴性的情况说明现行的过敏试验对于评价中药注射剂的致敏性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建立更为敏感的评价方法。中药注射剂产生过敏反应有多个方面的原因: (1) 中药成分复杂,除了部分为已知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外,还含有很多的未知成分,各种成分之间可能会在一定情况下发生理化反应。 (2) 中药注射剂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为致敏原,但目前对中药注射剂中哪些成分可能是致敏原还不清楚。 (3) 中药注射液中的添加剂、助溶剂、稳定剂、着色剂、稀释剂等可能与中药成分发生反应或交联形成致敏原。 (4)中药注射液与其它输液一起进行时,它们之间可能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引起过敏反应。 (5)现有的临床前过敏试验方法不够敏感,造成较高的假阴性。 2001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确定了在全国建立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度。 从2001年11月19日发布了第一期药品不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