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神病学及相关概念 精神卫生(Mental Health) 较精神病学含义更为广泛,主要探讨保障人群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预防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 强调对公众的教育和预防 减少对精神障碍的误解、歧视(discriminate)和偏见(stigma),保障精神病人的权益 精神障碍、精神疾病、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与医学其他领域不同,精神疾病由于多数病因依然不明,按照分类原则使用“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一般不使用“精神疾病” (Mental Disease) 国内公众、媒体、甚至专业人员广泛使用“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代替精神障碍。认为心理障碍比精神障碍轻,主要为了减少“精神病”歧视,但是并不规范。 正确术语“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 中枢神经系统受生物、社会、心理等因素影响,发生了器质性(organic)或功能性(functional)的改变,导致精神状态明显偏离正常的一组疾病 常见的精神疾病包括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症状性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抑郁症depression、躁狂mania等) 物质滥用(substance abuse) 神经症(neurosis) 心因性障碍 心理生理障碍 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等十大类 精神病学的特点 强调对病人的保护,特别是隐私权(confidentiality) 医患信任是成功治疗的基础 病人的个体差异 精神障碍多数病因不明 强制(involuntary)住院和治疗 公共卫生-政府责任 社会偏见和歧视(discrimination and stigma) 我国精神障碍高患病率与低识别率 综合医院精神障碍发现与发生率 门诊患者总数的10% 住院者13%合并抑郁 首先到综合医院门诊的心理障碍患者占99% 综合医院精神障碍识别率(WHO14国多中心研究) 平均49% /上海15-21% / 英美80% 我国近代精神病学发展 发展比较晚,1949年全国只有50-60名精神科医生和几所精神病院 广州(1898)、北京(1906)、苏州(1929)、上海(1935)、南京(1947),床位不到1000 精神病教学始于北京协和医院(1922)。 2001年调查,有精神科医生13,900人(本科学历不到4000人),精神病院700多所(包括民政和公安系统),床位近150,000。 难以满足需要,只有发达国家的约20分之一 精神病学的发展概况 公元3世纪后,西欧随着古罗马文化的衰落,特别在中世纪,医学为神学和宗教所掌握,处于黑暗时代,对精神病的看法也大大地后退了 精神病人被视为魔鬼附体,他们被送进寺院中去,用祷告、符咒、驱鬼等方法进行“治疗” 一本由教皇指定编辑名叫《魔鬼的锤子》为拷问、审讯、发现魔鬼提供了方法 至中世纪未宗教思想更形荒唐,对待精神病人更为残酷。如用烙铁烧炙皮肤,用长针穿舌头等,用可怕的苦刑来处罚躲藏在躯体内的魔鬼,使之无法栖身 精神病学的发展概况 三次革命 解放精神病人运动 Pinel 突破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 Freud 社区精神卫生运动 Adolf Meyer 中国古代精神病学起源Ancient Chinese Psychiatry 中国古代200-300B.C.医学名著《内经》将人的精神活动归于“心神”,提出“大怒伤肝、大喜伤心、思虑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素问》指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灵枢》设癫狂篇 17世纪初(明)王肯堂在《症治准绳》中设“神志门”,将“癫”、“狂”、“痫”明确分类,是比较详细的古代精神病学专章;描述了“癫”的“妄听妄见而妄言”,“狂”的“弃衣而走,登高而歌,躁狂骚动” 精神病学的主要流派描述性精神病学 以临床观察为基础,系统地描述了各种精神病的症状、病程和预后 克雷佩林 雅斯贝斯(Karl Jaspers, 1883~1969), 对心因性反应的描述至今仍有实用价值,他提出心因性反应必须符合三点 (1)反应的起源是某种生活体验 (2)反应与作为起源的生活体验之间存在着可以理解的关系 (3)反应有自然恢复的趋势 精神病学的主要流派描述性精神病学 施奈德(Schneider) 提出了著名的精神分裂症的首级症状 思维鸣响(thought echo) 争论性幻听 评论性幻听 躯体被动体验 思维被夺 思维插入(thought insertion) 思维被扩散 妄想知觉 被强加的情感、冲动、意志等 精神病学的主要流派描述性精神病学 迈尔.格罗斯(Maye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