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劝学导学案 1
劝学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掌握文中出现的大量文言实词,如“利、备、望、用、疾、致、假、绝、兴、功、强、间”等;文言常用虚词,如“于、者、而”;古今字和通假字,如“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 2. 能力目标 本课在阐述事理、论证观点时大量使用比喻论证的手法和比喻论证的特点。 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有的态度的论述,明确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1.掌握基本文言现象,能够背诵全文 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 第一部分 知识梳理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地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后人多认为荀子的文章代表了先秦时期散文最高的艺术成就。《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前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小拓展】 勉励刻苦勤学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代颜真卿 《劝学》) 劝勉惜时的:“青春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古乐府”诗《长歌行》)“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东晋陶渊明《杂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 体会:“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提出治学的四个重要方面:多读、深思、虚心、躬行。) 第二部分 夯实基础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______,______期______家,是儒家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作品有______,现存______篇。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靛青( ) 蓼蓝( ) 木直中绳( ) 参省( ) 须臾( ) 以为轮( ) 跬步( ) 生非异( ) 槁暴( ) 骐骥( ) 驽马( ) 跂而望矣( ) 二螯( ) 锲而不舍( ) 金石可镂(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劝学( )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3)吾尝跂而望矣( ) (4)假舆马者( ) (5)而绝江河( ) (6)风雨兴焉( ) (7)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9)驽马十驾( ) (10)用心躁也( )(11)声非加疾也 疾,强 (疾风知劲草) (12)而闻者彰 彰,明显 (欲盖弥彰) 1. 重点词 学不可以已(停止) 木直中绳(合乎) 虽有槁暴(通“又”) 金就砺则利(变得锋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明达) 吾尝跂而望矣(抬起脚后跟) 声非加疾也(强) 假舟楫者(借助) 非能水也(游泳) 而绝江河(横渡) 锲而舍之(雕刻) 蚓无爪牙之利(爪子和牙齿) 3. 多义词 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名词) 骐骥一跃(一,数词) 蛟龙生焉(生长,动词) 用心一也(专一,形容词) 非利足也(敏捷,快,形容词)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明达,形容词) 金就砺则利(锐利,锋利,形容词) 而神明自得(智慧,名词) 3.指出下列通假字的意思和用法 輮以为轮 _____通_____,释义:___________。 虽有槁暴 _____通_____,释义:____________。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________通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