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杏鲍菇

?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又名刺芹侧耳。杏鲍菇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肉厚,开伞比较慢,柄组织细密结实,雪白粗壮,孢子少,保鲜期长,质地脆嫩、风味独特,有特殊的杏仁香味和鲍鱼口感,素有“平菇王”、“干贝菇”、“草原上的牛肝菌”之称,其栽培条件苛刻,适于工厂化栽培。   日引1号系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1年2月从日本引进的杏鲍菇子实体经组织分离获得杏鲍菇新品种。其朵型大,丰产性好,品质较优,抗病性较强,于2010年2月25日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杏鲍菇是适合于工厂化栽培的珍稀食用菌品种,但目前栽培生产多数是采用固体菌种,不利于杏鲍菇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而液体菌种的生产制种周期短,并且采用液体菌种栽培的杏鲍菇的出菇周期天数比固体菌种的短而产量则比固体菌种的高[3],所以液体菌种在杏鲍菇栽培上有很好的应用效果,有利于杏鲍菇栽培生产的工厂化和现代化。日引1号杏鲍菇液体制种条件的探索目前仍未见报告。研究可以为日引1号杏鲍菇液体菌种的推广应用和工厂化生产杏鲍菇打下良好的基础,很有研究价值和经济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菌株 杏鲍菇菌株(日引1号,由福建农业大学友情提供,内江师范学院特色农业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试验室栽培后制种)。   1.1.2 培养基 ① 改良PDA培养基:马铃薯(去皮)200g,葡糖糖20g,硫酸镁0.5g,磷酸二氢钾1g,水1000mL,琼脂15g。② 供试液体培养基,参考郭团玉、袁建平等,略有改良。   a.马铃薯20%,麦芽糖2%,蛋白胨2%,酵母膏2%,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0.1%,VB1 5mg   b.小米粉2%,蔗糖2%,豆饼粉2%,酵母膏2%,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0.1%,VB1 5mg   c.黄豆粉2%,葡萄糖2%,豆饼粉2%,酵母膏2%,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0.1%,VB1 5mg   1.2 试验方法   1.2.1 菌种制备 按照1.1.2培养基的配方,配制改良PDA培养基于250mL的锥形瓶中,每瓶120mL,用棉花塞报纸盖好锥形瓶,将其放入高压灭菌锅中115℃灭菌20min,备用。于超净工作台上,制作好平板后从斜面试管中接种活化培养2周后,以孔法(D=8mm)转接于新平板上,恒温箱中27℃下静置培养14d备用。   1.2.2 供试培养基的选择 菌种静置培养14d左右,待其长满液体表面时即供试液体培养基熬制好备用。具体方法为:马铃薯,小米粉和豆饼粉,黄豆粉和豆饼粉都要先用天平分别称量好,先熬成汁,并用5层纱布过滤去掉沉淀物,然后再将称量好的其余药品分别依次加入汁中熬制5min左右,并分别转入250mL的锥形瓶中,每瓶锥形瓶中倒入培养基100mL备用。   最后再将静置培养好的平板以打孔法取得菌种,转入锥形瓶内,置于27℃,140r/min条件下培养。每种供试培养基设置5个重复样。比较菌丝生成量与直径,确定最佳培养基。   1.2.3 不同菌龄菌种对杏鲍菇菌丝球生长的影响 将静置培养14d(长满平板2/3),21d(长满平板,开始爬壁)和40d菌龄菌种分别接种到装有小米粉液体培养基的锥形瓶中,27℃,140r/min条件培养。分别设5个重复样。   1.2.4 不同转速对杏鲍菇菌丝球的影响 将在小米粉培养基中培养出的菌丝球按10%的接种量接种到盛有90mL小米粉培养基的250mL的锥形瓶中,再将其放入摇床中培养。温度为27℃,转速分别为120r/min,140r/min,160r/min。每个转速设置5个重复样。   1.3 测量内容及方法   1.3.1 菌丝球生物量的测量 将锥形瓶中培养好的菌丝球用5层纱布过滤,收集菌丝球,并用蒸馏水反复冲洗,然后将收集到的菌丝球在60℃的温度下鼓风干燥至恒重,再用分析天平称量。最后取其平均值。   1.3.2 菌丝球直径的测量 菌丝球培养结束后,随机取十五个菌丝球,在培养皿中排成一排,培养皿下衬上坐标纸,再测量样本中全部菌丝球的直径。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   2 结果与讨论   2.1 供试培养基的选择结果表1,表2所示结果可知,最佳液体培养基为小米粉2%,豆饼粉2%,蔗糖2%,酵母膏2%,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0.1%,VB1 5mg。   表1 不同供试液体培养基日引1号菌丝球的生物量(g/100mL)   培养基  样品1 样品2 样品3 样品4 样品5 平均值 马铃薯培养基 0.403 0.411 0.507 0.513 0.487 0.464(±0.023)a 小米粉培养基 1.312 1.458 1.825 1.408 1.162 1.433(±0.110)c 黄豆粉培养基 0.810 1.093 0.911 0.97

文档评论(0)

80219p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