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π键 离域 ? 键 O2、N2的分子结构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分子间力(范德华力)的特点: 氢键 肌红蛋白中的氢键 电子在分子轨道中的排布也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 键级用来表示成键的牢固程度。键级越 大,键能越高,键越牢固,分子也越稳 定;键级为零,表明分子不能存在。 分子轨道理论 同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图 (a)O2和F2 (b)B2, C2和N2 O2的分子结构 (σ1s)2(σ1s*)2(σ2s)2(σ2s*)2(σ2p)2(π2p)4(π2p*)2 键级=4/2=2 N2的分子结构 (σ1s)2(σ1s*)2(σ2s)2(σ2s*)2 (π2p)4 (σ2p)2 键级=6/2=3 键级越大分子越稳定: N2 、O2 、F2 O22+、 O2+、 O2、 O2-、 O22- (1)取向力(dipole forces):存在于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 (2)诱导力(Induced forces): 存在于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 和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 (3)色散力(Dispersion or London forces) :存在于所有分子之间。 Induced dipoles(诱导偶极) Permanent dipoles(永久偶极) Instantaneous dipoles(瞬时偶极) 分子间力 1. 作用能量不大(100kJ/mol); 2. 近距离作用(几百pm),无饱和性和方向性; 3、一般以色散力为主。 分子量越大、体积越大、变形性越大,色散力越大。 47.32 29.81 21.25 23.13 26.02 8.76 8.5 总计 9.00 14.95 16.83 21.94 25.87 8.75 8.5 色散力 1.93 1.55 1.01 0.502 0.113 0.008 0 诱导力 36.39 13.31 3.31 0.687 0.25 0.003 0 取向力 H2O NH3 HCl HBr HI Co Ar kJ/mol 分子间力对物质性质影响主要表现在对mp、bp、熔化热、汽 化热、溶解度、粘度甚至硬度等性质上。如:色散力越大, 熔沸点越高。 * * §4.3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Chemical Bond Molecular Structure) 化学键的分类 价键理论 杂化轨道理论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分子轨道理论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化学键是指分子或晶体中原子之间的强烈作用力。根据作用力性质的不同,化学键可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基本类型。 离子键 形成:电负性相差较大的金属和非金属原子相遇时,有达到稳定结构倾向,容易发生电子的转移,产生正、负离子。 例: n Na(3s1) ? n Na+(2s22p6) ↘ n Cl(3s23p5) ? n Cl-(3s23p6)↗ n NaCl 定义:由正负离子之间通过强烈的静电引力形成的化学键叫 离子键。 一. 化学键 (chemical bond) 离子键的特征 离子键的本质是静电引力; 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与任何方向电性不同的离子相吸引,所以无方向性;只要是正负离子之间,则彼此吸引,即无饱和性。 ?X 1.7,以离子键为主; ?X 1.7,以共价键为主。 典型离子晶体的熔点(先看电荷,再看半径) MgO CaO NaF NaCl ℃ 2852 2614 993 801 离子极化 (ionic polarization) 离子极化理论的出发点:从离子键出发,把化合物组成元素看成正负离子,然后考虑正负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离子极化:在外电场作用下,离子中的原子核和电子云会发生相对位移,离子就会变形的过程。 一般:阳离子——极化力:阴离子——变形性。 离子极化的结果 随着离子之间相互极化作用的增强,化学键的性质也由离子键逐渐过渡到共价键,相应表现出化合物的熔沸点降低、在极性溶剂中溶解度减小、颜色逐渐加深等性质变化。 离子相互极化的增强 键的极性增大 理想离子键 (无极化) 基本上是离子键 (轻微极化) 过渡键型 (较强极化) 基本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