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刺灸法总论1.ppt
刺灸法总论 一、刺灸法的概念 刺法,古称为“砭刺”,是由砭石刺病发展而来,是指用不同的针具或非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或方法刺激机体的一定部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第一节 针具和刺法的源流 一、针具的起源和发展 砭石 骨针、竹针 、陶针 金针、银针、铁针 不锈钢针 电针、光针、磁针 二、刺法的起源和发展 秦汉魏 刺法的发展进入第一次隆盛阶段 。 ①《史记》载,汉高后名医淳于意,善用针灸、药物,创始医案中多处提到针灸治病。 ②《伤寒论》亦有针灸记载,并有“温针”、“烧针”、火灸等。 ③后汉名医华佗亦善用针灸。 针灸学的重要发展阶段 ①唐.王焘《外台秘要》弃针言灸,是当时“轻针重灸”的代表。 ②《千金方》也主张多灸少针。 唐代,针灸治病发展成为专科。 针灸学的进入兴盛时期。 何若愚《流注指微赋》提倡“子午流注”的时间针法学说 。 ①陈会《神应针》提出“催气手法”。 ②徐凤撰《针灸大全》,《金针赋》中归纳了一整套复式补泻手法。 ③高武《针灸聚英》、汪机《针灸问对》提倡手法宜简单化,反对复式手法。 清、民国 针灸医学日趋衰落,针刺手法亦无大进展。1929年国民党下令废除中医。 解放后 中西医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对针灸学的复兴创造了坚实的条件,针灸学在文献整理、基础教育、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等各方面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并随着针麻的问世而满誉全球,走向世界。当然,刺法也得到了飞跃的发展。 ①50年代毛主席号召:团结中西医; ②朱琏著《新针灸学》,以神经解剖立论; ③1951年,针灸疗法实验所成立; ④1955年,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成立; ⑤50~60年代,提倡“新医疗法”,针灸在全国得到推广,至 70年代,针麻镇痛等研究问世。 第二节 灸法的起源和发展 灸法古称灸焫(ruo)。《说文》:“灸。灼也,从火音‘久’,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之,”、“刺以石曰砭,灼以艾火曰“灸”。 灸法起源于原始社会,当人类开始用火以后,便产生了灸法,灸法所用的材料,从开始的树枝到后来专门用艾绒。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记载。 灸法的形成和发展 春秋战国时,灸法已经颇为盛行。 晋唐时,灸法仍十分盛行,几乎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孙思邈《千金要方》中亦大力提倡针灸并用。葛洪之妻鲍(bao)姑亦大力主张用灸法治病,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灸家。王焘《外台秘要》主张治病用灸法而不用针法。指出“知艾火之功,过半于汤药矣”。 ???? 自宋以后,历代医家亦多注重灸法。 针灸两种方法的共同点 针和灸虽然所用的器材及操作方法不同,但有以下三方面的共同点: 1、属于外治法——通过体表作用于人体。 2、都通过输穴作用于经络脏腑——通过输穴的刺激作用,调节该经的经气和所属的脏腑。 3、都具有调和阴阳、扶正驱邪、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功效。 * * 河北联合大学 李雪青 灸法,古称“灸焫(ruo)。”,又称为“艾灸”,是指用艾火治病的方法。广义的灸法既是指采用艾绒等为主烧灼、熏熨体表的方法,又可包括一些非火源的外治疗法。 晋唐隋 宋金元 明代 在《神应经》中记述的动摇、提插、捻转三结合的催气手法,切实可用,他首先提出“平补平泻”手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