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热带鱼分析报告.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按其斑纹的颜色即可分为三大类,即单色类如浅黄、黄金、变种鲤等;双色类如红白、写鲤、别光等;三色类如大正三色、昭和三色、蓝衣等。 现在,日本“爱 鳞会”则采用 13 种 分类法:红白、大 正三色、昭和三色、 写鲤、别光、浅黄 秋翠、衣、变种鲤、 黄金、花纹皮光鲤、 写皮光鲤、金银鳞、 丹顶。 别光锦鲤   在洁白、绯红或金黄的底色上呈现出黑斑的锦鲤,称为别光锦鲤。其品种有: (1)白别光锦鲤鱼体的底色洁白,其上的黑斑纯黑,色浓,分布于躯干部和尾柄部,黑白相同,色彩极为明快清秀。   (2)赤别光锦鲤鱼体底色为红色,背部有黑斑纹。 (3)黄别光锦鲤在黄色的鱼体上,点缀着漆黑如墨的黑斑。 写鲤 写鲤的体色是以黑色为基底,上面有三角形的白斑纹或黄斑纹或红斑纹,胸鳍有黑斑。其品种有:    (1)白写锦鲤:其三角形斑纹呈白色。此鱼黑白分明。    (2)黄写锦鲤:其黄斑纹金黄而有光泽。    (3)绯写锦鲤:其三角形斑纹呈橙红色,胸鳍也有红色斑纹。 对于孵化后的幼鱼,初时可以喂养轮虫、水蚤或蛋黄。2 厘米左右的小鱼就要喂红虫(摇蚊幼虫)等饵料。对于 5 厘米以上的鱼,可以随便吃动物性或植物性饵料。 4、不同季节的管理重点 由于锦鲤的活动量大,在耗氧力强,所以不论是地池或水族箱都要安装过滤器和充气泵,并定期吸去底部粪便、残饵及污物,添换少量新水。另外,要注意不同季节的饲养管理重点。 春季,鱼由冬眠开始复苏,体质较弱,投饵量应由少量逐渐增多,并多投植物性比例大的饵料,以利鱼消化吸收。 五、 锦鲤的疾病防治 (一)消毒 有经验的养殖者不会消极的等待鱼病发生,而 是主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在养殖中,应遵循“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注意改善养殖水体环境,以消除病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鱼体抗病力。 1、鱼池、缸体消毒:要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消毒可用1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鱼缸或鱼池5分钟左右,然后用清水洗净,并用清水长时间浸泡后才能使用。 2、水体消毒:不管是水族箱还是鱼池的水体,经过一段时间饲养锦鲤后,都会积累很多的有机物及悬浮颗粒,造成水质的恶化,病原体增加。因此,必须对水体地行定期消毒,特别是在鱼病流行季节。目前普遍使用的杀菌消毒剂为漂白粉(1ppm)、杀虫剂为敌百虫(0.2ppm)。 3、鱼体消毒:新购入的锦鲤可能会带有一些细菌和寄生虫,如不及时除去,会传染给其他健康的鱼。因此,新鱼要经过药浴隔离后才能放入养殖水体中,具体方法是:用5%的食盐水进行药浴5~10分钟。药浴时,要随时注意观察锦鲤的状态。如有浮头、呼吸困难、窒息、失去平衡、休克等现象,应立即停止药浴,将鱼放回池水中。 4、工具消毒:凡是养鱼使用的工具,如捞鱼网、水瓢、过滤器等都需要定期清洗、消毒、晾晒。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开水烫一下,或在日光下曝晒。不宜采用高温或曝晒消毒的器具,可以使用鱼缸消毒的方法进行浸泡消毒。 5、饵料卫生:鲜活饵料要反复冲洗,洗去杂质,保证新鲜,如有必要则进行冷冻处理;人工饵料要放置干燥通风处储存,以防发霉变质。 6、切断传染途径:发现患有传染病的锦鲤要及时捞出,单独治疗,避免大规模的传染,原池也要进行消毒。病鱼使用过的工具均不可给健康鱼使用,以避免交叉感染。另外饲养密度过大,水质混浊,锦鲤也容易生病。 (二)常见疾病防治 1.锚头鳋sāo虫病 症状:锚头鳋雌虫头部钻入宿主肌肉中,造成组织的损伤、发炎、形成溃疡。病鱼焦躁不安,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游动缓慢。6-10厘米的鱼种可发生鱼体畸形弯曲,失去平衡。锚头鳋寄生于锦鲤等鳞片较大的鱼时,则使寄生部位的鳞片被“蛀”成缺口,鳞片色泽较淡,寄生处亦出现充血的红斑,但一般肿胀不明显。 鱼放养前进行检查,发现有锚头鳋寄生时,先清除,后用高锰酸钾浸洗后再放养。 治疗方法:肉眼可辨出,可用镊子来 清除,然后局部用红药水涂抹伤口。 2.白点病(又称小瓜虫病) 病原体是一种名叫小瓜虫的纤毛虫,身体为球形或卵圆形,表面长着短小而分布均匀的纤手,身体的中央有马蹄形的大核,患病鱼体上的囊泡就是由这些小瓜虫大量密集寄生所出现的现象。这种病属于观赏鱼的常见病、多发病。 症状:鱼体表面会有如覆盖一层白色薄膜,体表粘液增多,体色暗淡,光泽减退,鱼体消瘦,游动缓慢,精神萎靡,有时浮游于水面,有时群集于养鱼容器之一隅,很少活动,终至大批死亡。 治疗方法:可将病鱼放在每公斤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