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措施..ppt
水体富营养化 三、我国现状 五、危害 1 使水味变得腥臭难闻 在富营养状态的水体中生长着很多藻类,其中有一些藻类能够散发出腥味异臭。藻类散发出这种腥臭,向湖泊四周的空气扩散,直接影响、烦扰人们的正常生活,给人以不舒适感觉,同时,这种腥臭味也使水味难闻,大大降低了水质质量。 2 降低水体的透明度 在富营养水体中,生长着以蓝藻、绿藻为优势种类的大量水藻。这些水藻浮在湖水表面,形成一层 “绿色浮渣”,使水质变得浑浊,透明度明显降低,富营养严重的水质透明度仅有0.2米,湖水感官性状大大下降。 2.2 原理 利用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水体中N、P等元素的吸收及植物发达根系和浮床基质对水体中悬浮物的吸附, 富集水体中有害物质, 利用植物根系释出大量能降解有机物的分泌物, 加速有机污染物分解; 一些植物还能分泌化学克生物质, 抑制浮游植物生长。随着部分水质指标改善, 尤其是溶解氧 (DO) 大幅增加, 为好氧微生物繁殖创造了条件。 通过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营养物的进一步分解, 使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 最终通过收获植物体形式, 将N、P及吸附积累在植物体内和根系表面的污染物完全迁出水体, 使水体中的污染物大幅减少, 水质改善,为水生生物, 特别是沉水植物生存、繁衍创造生态环境条件, 为最终修复水生态系统提供可能。 生态浮床 2.3 技术特点 避免塑料泡沫大量堆放产生的二次污染。生态浮床通常采用塑料泡沫板作为浮体的载体,使废弃塑料泡沫有用武之地,。 生态浮床技术将浮床陆生植物作为先锋种植于河湖水面, 利用陆生植物生长过程中对大量N、P 吸收和光合作用, 去除水中N、P, 无须施肥, 避免肥料对水体污染, 且病虫害少。 生态浮床不受光照等条件限制, 可避免沉水植物人工种植后, 由于光照等生境条件难以保障其正常生育而死亡的现象。 浮床陆生植物多为经济种类或观赏种类 ( 如香草根、美人蕉等) , 不仅可以净化水质, 还可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2.4 应用 司友斌等以巢湖湖水、合肥环城河水及安徽农大池塘水作为供试水样, 研究浮床香根草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试验表明, 香根草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生长良好, 在56d 生长期内, 对总氮去除率分别为85.13%、91.12% 和 96.17% , 对氨氮去除率达到 100%(在试验第 35d 时即降为 0) , 对总磷也有较高去除率,分别为98.10%, 96.17%, 97.10%。 香根草 香根草生态浮床 应用2:宋祥甫等采用水域浮床无土种植方法, 以人工模拟池为试验场所, 在池内的富营养化水体 (KN和TP含量分别为2108和0125mgP L)表面种植水稻, 通过水稻吸收和吸附作用, 去除水体中N、P 元素, 以实现变废为宝净化水质, 并使水体产生良性循环。研究表明, 在水深 114m左右, 水面浮床覆盖率分别为 20%、40%、60%条件下, 水稻分蘖至成熟84天, 对全池水体中TN 净去除率分别为 29.10%、49.18%和 58.17%, TP 净去除率分别为 32.11%、42.10%和49.11%, 且水稻正常生育并收获。 水稻浮床 三、 生物操纵 3.1 定义 3.2 原理 3.3 应用 3.1定义 生物操纵即通过对水生生物群及其栖息地的一系列调节,以增强其中的某些相互作用,促使浮游植物生物量下降。 主要作用对象是鱼类。 3.2 原理 经典的生物操纵主要通过去除浮游生物食性鱼类(planktivore)或添加肉食性鱼类(piscivores)来降低浮游生物食性鱼的数量,调控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促进滤食效率高的植食性大型浮游动物,特别是枝角类的发展,从而提高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效率,最终减少浮游植物生物量。 目前有些学者提出了非经典的生物操纵理论,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即利用滤食性鱼类直接进行对浮游植物的生物操纵。 浮游动物是生物操纵的关键因子之一,而大型浮游动物则是最重要的、 最可能压低浮游植物数量的因素植物过量生长。 滤食性鱼类可以调控浮游动物,减少鱼类捕食压力有利于大型植食浮游动物种群的发展, 而其密度的增加反过来又能很好的控制浮游植物的过量生长。 3.3 应用 武汉东湖,70年代每年都会出现“水华” 。形成水花蓝藻主要是微囊藻属、 鱼腥藻属和束丝藻属的种类, 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铜锈微囊藻。 1989 年, 刘建康院士和谢平在东湖里进行了4 个夏秋的原位围隔试验,即采用放养鲢、 鳙鱼的方法来试图直接控制微囊藻水华的生长,同时观察鲢、鳙鱼放养量与水华现象之间的关系, 养殖鲢、 鳙鱼的水域里不出现水华, 原因在于鲢、 鳙吃掉了导致水华发生的藻类,改善了水质。 * 20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