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污染的控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体污染的控制..ppt

第三章?水体污染控制 3.1水体污染及其控制 3.2污水的水质污染指标 3.3水体的污染源 3.4水体污染控制的基本途径 我国水污染的特征 (一)污染不断加剧,水质恶化日趋严重 据2000年水质监测资料,对全国河流、湖泊、水库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主要结果如下:在11.4万公里评价河流中,水质为Ⅰ类水河长占4.9%,Ⅱ类水河长占24.0%,Ⅲ类水河长占29.8%,Ⅳ类水河长占16.1%,Ⅴ类水河长占8.1%,劣Ⅴ类水河长占17.1%。全国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占评价河长的58.7%,比上年减少了3.7个百分点。 我国水污染的特征 (二)各流域水体自南向北水质逐渐变差 各流域片的水质状况是:内陆河片、西南诸河片、东南诸河片、长江片和珠江片水质良好或尚可,符合和优于Ⅲ类的河长分别占90.7%、83.2%、74.1%、74.0%、63.1%;黄河片、海河片、松辽河片、淮河片水质较差,符合和优于Ⅲ类的河长分别占46.7%、34.9%、33.7%、26.2%。与上年相比,符合和优于Ⅲ类水河长占评价河长百分数上升5个百分点以上的是淮河片,下降明显的是珠江片。 我国水污染的特征 (三)湖泊水库水体富营养化不容轻视 湖泊水质在评价的24个湖泊中,9个湖泊水质符合或优于Ⅲ类水,4个湖泊部分水体受到污染,11个湖泊水污染严重。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湖”情况为:太湖Ⅱ、Ⅲ类水质断面占12%,Ⅳ类水质断面占64%,Ⅴ类水质断面占12%,劣于Ⅴ类水质断面占12%;中营养水平的水域占太湖总面积的16.5%,富营养水平的占83.5%,富营养程度比上年略有加重。 我国水污染的特征 (三)湖泊水库水体富营养化不容轻视   水库水质在评价的139座主要水库中,有118座水库水质良好,达到Ⅱ、Ⅲ类水质标准。在未达到地面水Ⅲ类的水库中,水污染极为严重的劣于Ⅴ类水质水库有8座,分别是山西册田和关河水库,山东墙夼、雪野、黄前、尼山和田庄水库以及新疆柳沟水库。对93座水库进行了营养化程度评价,处于贫营养状态的水库14座,处于中营养状态的水库65座,处于富营养状态的水库14座。 3.1水体污染及其控制 3.1.1天然水的组成   天然水中所含的各种物质,根据溶质粒径的大小和形态分为四大类: (1)溶解气体? 溶质粒径小于10-9m,以分子状态存在于水中。根据气体在水中含量的多少,进一步划分为主要气体和微量气体。 (2)溶解性物质? 溶质粒径小于10-9m,主要以离子形态存在于水中,根据含量和生成原因,又再细分为主体离子、生物生成物、微量元素。 3.1.1天然水的组成 (3)胶体物质? 溶质粒径为10-9m~10-7m时,属于胶体溶液,根据胶体的性质又分为无机胶体和有机胶体。 (4)悬浮物质 ???溶质粒径>10-7m,为悬浊液或悬浮液,根据物质性质分为细菌、藻类及原生动物、泥沙、粘土和其他不溶物质。    水体是指河流、湖泊、池塘、水库、沼泽、海洋以及地下水等水的聚集体,是由水本身,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胶体物质、底泥和水生生物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或完整的自然综合体。    天然水体是一个动态平衡体系,他对其中的各种物质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经过体系内部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生态系统食物链作用)和相互作用,又建立新的平衡。   正常情况下,当水体接纳了一定量的有机污染物后,在无人干预条件下,借助于水体自身的调节能力使污染物浓度不断降低,最后水质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和状态,我们把水体的这种自我净化作用叫作水体自净。水体的自净能力有一定的限度,每一类水体的自净作用都有一个最大域值即自净容量。水体的自净容量是指在水体正常生物循环中能够净化有机污染物的最大量。 水体的自净作用分为三类: (根据净化机制) (1)物理净化:天然水体的稀释、扩散、沉淀和挥发等作用,使污染物质的浓度降低。 (2)化学净化:天然水体的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凝聚等作用,使污染物质的存在形态发生变化和浓度降低。 (3)生物净化:天然水体中的生物活动过程,使污染物质的浓度降低。特别重要的是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 3.1.3水体污染物与来源 水体污染概念:   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水体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体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3.1.3水体污染物与来源 水体污染分类 3.2污水的水质污染指标  与水质标准 3.2.1污水的水质污染指标 耗氧有机物分解途径 3.2.2水质标准 GB3097-1997 海水水质标准 GB/T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 CJ3020-93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GB5084-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294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