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俄文学中的多余人——别里托夫与方鸿渐的形象比较.pdf
中俄文学中的多余人
——别里托夫与方鸿渐的形象比较
◎杨巧珍
(暨南大学广州510632)
摘要“多余人”一词源自19世纪的俄国文坛,是对当时一种文学典型的命名。而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文学也出现了一系列的
“多余人”形象。本文通过对中俄文学中的“多余人”——别里托夫与方鸿渐的形象比较。分析中俄两国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异同。
关键词 多余人别里托夫方鸿渐相似性差异性
文章编号 1671—0703(2011)05—027—02
前言 到欧洲留学的四年里换了三所大学,随便听几门课.浑浑噩
在19世纪上半叶的俄国文学和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噩。最后文凭都没拿到,只得花三十美金买个美国子虚乌有
文学中都出现了“多余人”形象。那么。什么是“多余人”?在 的“克莱登”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在三同大学教书时他发
欧美文学史上,“多余人”是指俄国19世纪前半期文学中的 明了多写板书以“杀死时间”的办法。于是。听课的学生越来
一组贵族知识分子形象。由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 越少。所以,在大家眼里方鸿渐是一个“于国于家没用”的
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赫尔岑《谁之 人:三闻大学校长高松年,认定他只是个各国游荡的“游学
罪?》中的别里托夫、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以及冈察洛 生”。刘东方夫妇也认为他“本领太糟”。喙至是朋友赵辛楣
夫《奥勃罗摩夫》中的奥勃罗摩夫等组成。111 都说他是个好人,但是毫无用处。这些人物都从自己的角度
可是,“多余人”不是俄国文学中独有的文学现象。20世 揭示了方鸿渐这位留学生不学无术、一事无成的“多余人”
纪上半叶中国文学中也出现了一系列“多余人”形象。如郁 特性。
达夫作品中的“零余者”、巴金《爱情三部曲》中的周如水、钱 2中俄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相似性
钟书《围城》里的方鸿渐。甚至王朔笔下的男主人公们等。圆他 1)“多余人”产生条件的相似性
们虽然没有俄国“多余人”优越的物质条件,但其精神实质 尽管中俄两国的文化截然不同,但19世纪上半叶的俄
有着相似性。因此。在他们身上既存在着差异.也有着共同 国和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都处于社会变革之中。
之处。 19世纪的俄国处于新旧交替的历史过渡时期。时代前
1中俄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进的脚步声最终惊醒了俄国一部分具有先进意识的贵族知
1)别里托夫 识分子。他们接受西方近代文化。成为“社会意识觉醒”的先
在俄国文学的一系列“多余人”形象中,别里托夫是一 驱。然而,那个时代贵族阶级的教育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又使
个较少受到人们关注的人物.但他的身上却体现着“多余 他们不可能成为行动者。而只能成为时代的。多余人”。赫尔
人”的本质属性。 岑的《谁之罪?》写于19世纪40年代.当时俄国正处于社会
赫尔岑长篇小说《谁之罪?中的别里托夫是个知识广 变革时期。别里托夫就是在时代交替的环境下成长的贵族
博的贵族青年知识分子。别里托夫拥有三千农奴。但他无心 青年。他是富家子弟、学识广博,有远大抱负。但他所处的时
经营庄园,“放任领地的管理,让农奴们发起财来,穿着长靴 代、所受的教育。使他有勇气从腐朽的贵族环境中拔出旧
子走路”。他做过很多工作,但对这些工作的兴趣都保持不 根,却不能找到适宜的土壤扎新根.更不可能投身于广阔的
到三五个月。他在衙门里供职.可他起草文件不懂格式。“办 社会生活之中。他因无所事事而成为既无用于社会.又没有
的套事好像写小说”。被辞退后他转而学医。但学医必须经 个人幸福的“多余人”。
过长期不屈不挠的努力才能有所成就,所以他很快对医学 于此相似,20世纪初是中国社会遭遇国危民难、力图
冷淡了。继而去学绘画。可绘画也不能使他满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