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读书报/2006 年/8 月/16 日/第005 版 人物 袁行霈:儒雅学者 真醇人生 尧华 袁行霈 1936 出生,江苏武进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人文学部主任、国学研究院院长。1957 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至今,1984 年晋升教授,1986 年取得博士生导师资格。1982 年4 月至1983 年3 月任日本东京大学外国人教师;1992 年7 月至1993 年9 月以及1998 年任新 加坡国立大学客座教授;1997 年9 月至12 月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研究学者。2004 年 9 月至 11 月任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2005 年9 月开始兼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与北大 联聘)。此外,还先后在日本爱知大学,美国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华盛顿、夏威夷等大学, 以及香港大学、台湾大学讲学。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 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主要著述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国文学概论》、《中国文言小说书目》(合著)、《陶渊明研究》、《中 国诗学通论》(合著)、《中国文学史》(四卷本,主编)、《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袁行霈卷》、《袁行 霈学术文化随笔》、《陶渊明集笺注》、《唐诗风神及其他》、《中华文明史》(四卷本,主编之一)、 《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主编)等。曾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特等奖(个人),国 家图书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特等奖,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全国 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暨人民教师奖章,北京市人民教师称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你是他的学生,上课之前你期盼着他的到来。他轻轻地推门进来,白发皤然,精神矍铄。他 微笑着和你打招呼,询问你的学习、生活状况,你的每一丝忧虑或欢乐都可以和他分担或分享。 一堂课下来,你有许多感想要对他诉说,他会耐心地听,同时启发你得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结论。 他,就是已经在北大生活了半个世纪的长者,中文系的袁行霈先生。 一个没有传奇性的人 在我们的眼里,先生总是带着亲切的微笑,他不会让你感到局促和紧张。他认为两个人之间 --哪怕是晚辈和长辈,也应该平等地对话。他从来都是那样心平气和,那样波澜不惊。在先生面 前你会以为这种气象的背后一定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我不是一个传奇性人物,没有什么离奇的 故事。”先生淡淡地说。但是平实并非平庸,先生踏实质朴的经历如泉流山涧,没有惊涛骇浪, 却于涓涓前行中别有一种潇洒的气韵和韧性的追求。 在他的老同学作家马嘶的印象中,先生首先是以勤奋好学、聪慧多思、成绩优秀和思维敏捷 为同学注目的。那时,同学经常发现他在未名湖畔的绿树丛中捧书诵读,或掩卷沉思。先生还是 一个颇有才华的人,他经常写诗,并以音质优美的朗诵受到大家欢迎。马嘶先生说:“袁行霈没 有年轻人通常具有的心猿意马、轻佻浮躁、好高骛远那等凌厉之气,也从无生活懒散、读书不求 甚解的郎当作风。他从不张扬夸耀、显示自己的长处,也从不干华而不实、哗众取宠之事。他于 朴实无华的为人处世之中,时时洋溢着一股蓬勃向上、昂奋进取的朝气,表现出一个有志有为青 年的高洁品质。” 1957 年,他从北大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1958 年秋先是带着学生到北京城子煤矿半工半 读,每周三天下矿井挖煤三天上课,持续了两个多月。接着又到密云钢铁公社劳动了大半年,烧 过锅炉,做过炉前工、木工、铸工。1959 年夏他又下放到斋堂公社白虎头大队劳动,直到 1960 年3 月才回到北大。在这段时间里,他以青春的热情投入新的劳动生活,至今还想念着那些和他 第1 页 共7 页 一起劳动的矿工和农民,想念着那漫山遍野的桃花和梯田上一层层绿油油的谷苗,他曾两次回斋 堂看望老乡们。然而,让他痛苦的时刻还是来临了。在1962 年以后那段狠抓阶级斗争的岁月里, 先生被定为全校的“白专”典型。文革开始后,很自然地受到批判,下放鲤鱼洲“五七干校”劳 动了一年多,在一次翻车事故中,从波阳湖大堤上摔下来,差一点丢了性命。在那种压抑的氛围 中,先生感到动辄得咎,无所适从,“那是我一生中最不开心的时候”。 袁先生说:“我的好运是从40 岁开始的”,那是1976 年。最令他难忘的是1979 年,那一年, 他连续发表了《山海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