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多边贸易体制的特征和发展趋势.doc

第三节 多边贸易体制的特征和发展趋势.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多边贸易体制的特征和发展趋势.doc

第三节 多边贸易体制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一、GATT/WTO理念 贸易政策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认为,各国都有其国家的整体利益,而各国政府则是这种利益的保证。政府像理性的个人按自身利益行事一样,按国家利益行事。各国政府常常在贸易政策的选择中,处于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的“两难境地”,并且常有实施贸易壁垒的“冲动”。GATT以及后来的WTO的贸易政策规范在倡导自由贸易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不同国家的自身利益,从而形成了非常独特的“GATT/WTO理念”。 GATT/WTO的“重要基本哲学就是开放市场、非歧视以及国际贸易的全球竞争是有益于全世界各国福利的”。[5]GATT/WTO的理论基础是自由贸易,不过GATT从未将自由贸易作为其最终目标,[6]这是GATT以及后来的WTO的务实态度使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GATT/WTO理念。 第一,务实。国际贸易领域长期存在自由贸易和重商主义两种相互对立的传统,对自由贸易的推崇不能无视重商主义及其贸易保护政策的势力。在理论上,自由贸易可以得到完整的叙述和证明,但在实践中贸易保护始终是大有市场。而GATT产生之际,恰是重商主义及其贸易保护大行其道之时。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引致各国的“以邻为壑”政策使贸易战的威胁成为GATT面临的首要问题,此时过分强调自由贸易显然是不现实的。GATT所能施展拳脚的空间就是提供在国际间进行磋商和推进贸易壁垒削减的一个合作场所。纵使是在后来的WTO,贸易自由化的观念得到强化,但导致各国贸易政策差异的贸易利益分配问题并没有得到一个完美的解决,磋商和协调仍然是贸易自由化实现的主要途径,这决定了WTO不是一个自由贸易组织,而只是一个现实贸易体制的管理机构和论坛。 第二,折衷。GATT/WTO既然持有务实的态度,实践上必然表现为规则、决议、行动的折衷。GATT/WTO推动的国际贸易政策协调与合作,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全球统一的贸易体制。要将各个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贸易政策存在差别甚至贸易政策取向相左的国家聚集到一个统一的贸易体制之下,现实可行的做法就是调和各国间的贸易矛盾,以折衷的结果来兼顾不同国家的利益,即经济学意义上的“次优”选择(second-best)。由于各国经济政治环境及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利益得失存在较大差别,从而各国承受的保护主义压力也不同,没有任何干预的自由贸易的最优政策不可能实现。GATT现实的“次优”选择就是在倡导自由贸易的同时,允许实施一些“暂时性的”或以“例外”为名义的贸易保护措施。当然,这些暂时性的保护措施受到相应规则的制约,如不允许数量限制等行政性干预,强调只有通过关税来保护本国的生产,并且要逐步削减关税水平和开放市场,促进自由贸易的发展。另一些明显的折衷结果的表现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例外、发展中国家例外、保障措施例外等等。这些GATT时期的“双重标准”在WTO时期依旧存续。 GATT/WTO体系折衷性的生成机制是贸易谈判,是各国之间的贸易政策博弈,并且这是一个多方、多阶段的博弈。[7]一旦得出均衡解,这个解一定是妥协的结果。威廉姆斯曾指出,“GATT规则是两方面妥协的结果,一方面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多边主义、以及依赖市场的力量;另一方面是对国内稳定、经济私利以及双边主义的要求”,“建立在GATT下的贸易体制是双边主义和多边主义的混合体”。[8]这种折衷的选择决定了,GATT/WTO体制的走向既非贸易保护,亦非自由(放任)贸易,而是管理贸易(managed trade)或规制贸易(regulated trade)。 第三,规则导向。GATT/WTO实行的规则导向的核心“不是结果,而是游戏规则,它包含着可允许的贸易壁垒水平的协议以及制定在出口市场中面对外国生产者的一般竞争条件的尝试”。[9]作为国际间关于贸易的总协定,GATT首先是一个贸易规则体系,是各国从事贸易活动的行为守则。和GATT之外的其它贸易协定、商品协定和价格协议不同,它关注的是国际竞争当中市场准入的公平,而非国际市场竞争结果上的公平或利益对等。尽管后者是处理国际经济关系时不能不考虑的重要方面,甚至在GATT/WTO的一些规则中也着意考虑了结果的平衡,如关税减让的协调法公式(瑞士公式)、发展中国家享受非互惠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等,但总体而言,主张贸易自由化的GATT/WTO体系的推动者们坚信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强调效率优先于公平的原则。[10]如果仅以公平而论,GATT/WTO强调贸易起始条件和竞争过程的相对公平,在贸易结果公平方面的考虑只是阶段性的现实策略,使各国缩小在经济贸易发展水平和贸易政策措施的差距,加大各国接受共同规则的可能性。 罗德瑞克(Dani Rodrik)将这种规则导向的过程归之于“制度趋同”范畴,即一国“有意识地采取某种政策使其经济社会制度与其伙伴国的相协调”。WTO就起着一种推动制

文档评论(0)

snj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