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徐州市生态安全评价.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土与 自然资源研究 · 46 · TERRITORY NATURAL RESOURCES STUDY 2009 No .2 文章编号: )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1003-7853(2009 02-0046-02 F124.5 A 基于生态足迹的徐州市生态安全评价 徐为洲,赵 清, 骆文辉,梅 景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摘要:针对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逐年下降的情况,在生态足迹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压力指数作为徐州市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 并对其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表明,徐州市2001 年,2003 年,2005 年生态足迹压力指数为14.29,14.61,18.26。徐州市生态安全一直处于 极不安全状态,其发展模式处于不可持续状态。造成徐州市生态安全危机的主要因素是资源过度消耗、人口增长和耕地减少等。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安全;生态压力指数;徐州市 Assessment of ecological safety of Xuzhou City ( ) XU Wei-zhou et al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 China Abstra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Xuzhou City comes down year by year,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the paper suggests ecological tension index as an evaluation method of ecological safety of Xuzhou City and assesses ecological safety of Xuzhou City.The result shows ecological tension index of Xuzhou City in 2001,2003,2005 were 14.29,14.61,18.26 respectively. Creating the primary factors of ecological security crisis of Xuzhou City are the resources consumes excessively, the population growth and the farming reduction and so on. Key words: ecological footprint; ecological safety; ecological tension index; Xuzhou City 为生产这些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 1980年代,国际首次提出了生态安全问题,我国自1990年 [4] 代以来开展了生态安全研究,并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起了促进 有废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面积 。生态足迹方法主要通过对研究 [1,2] 区域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的测算,以测评区域可持续 作用 。 生态安全是指某一国家或区域,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 发展状况。生物生产面积分为耕地、草地、林地、水域、建筑用地 环境系统,不受或少受各系统及组分间的威胁或破坏,呈现出整 和化石燃料用地6大类,生态承载力是指一个区域实际提供给人 体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状态的保障程度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