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偶像后援论坛中的青年亚文化.pdf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XinyangNormalUniversity
第30卷 第3期 2010年 5月 (Philos.Soc.Sci.Edit.)Vo1.30No.3May2010
· 信息与文化 ·
论偶像后援论坛中的青年亚文化
蘑 掇
(复旦大学 中文系,上海 200433)
摘 要:网络空间的多元性、开放性、灵活性,使以互联网为依托、以共同喜爱一位偶像为初衷
而建立的偶像后援论坛,超越了物理时空的局限,成为青年亚文化最重要的栽体之一。在后现代文
化与传统文化相交织的复杂背景下,偶像后援论坛的特定属性、职能对青年人的精神心态、生活方
式及身份认同问题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这些论坛作为现实与想象错杂耦合的共同体,具
有独特的美学特质和形而上意蕴。此外,论坛交际语的各种语言图画符号混同使用的现象,体现出
青年亚文化的抵抗主义和颠覆性。在虚拟社区中如何定位 自身、在现实与幻想的对立情境之间如
何平衡,是青年一代面临的严峻考验。
关键词:互联网;论坛;偶像;青年亚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10)03-0081-05
互联网在青年一代的日益普及,使得它俨然成 甚至标新立异 ,对时尚事物保持高度的敏感和期待。
为当代青年亚文化最重要的媒介和载体。网络时代 第三,在信息化时代中长大的青年人 (这里主
成长起来的青年人,同时拥有流行文化的制造者、推 要指都市生活背景下的青年群体)普遍拥有各种新
广者和消费者的多重身份,他们一边 自行创造各种 型数码产品,如电脑、手机、Ipod、MP3、CD机等,并
新的风尚,一边为各种轰动效应摇旗呐喊,他们通过 熟稔各类计算机软件。对数码技术的自来熟,对高
全球化、高科技化、多媒体化的过程塑造着 自身,也 速多媒体传输终端的掌持,让青年人在赛博空间里
改造着现代社会的基本文化结构。 玩得有声有色,不亦乐乎。
网络论坛的前身是 “电子公告板”,即BBS(Bul— 偶像后援论坛作为以青年人为主体、以赛博空
letinBoardSystem,最早用来公布股市价格等信息)。 问为依托、以交流声援共同喜爱的偶像人物为宗 旨
作为一种集体行为的新型组织工具,一种释放情绪 建立起来的虚拟社区,成为一种现实与梦想相耦
和言论的新型平台,网络论坛以互联网作为生产车 合④的场所。它们在组织形式、价值体系、通行语言
问和传播途径,参与和加速着当代社会生活方式、话 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鲜明的后现代色彩,又与 “前”后
语机制及时代精神的转型。中国的偶像后援④论坛 现代的各种传统文化脉络遥相呼应。
在近 10年问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方兴未艾,青年
一 、 后现代性构架 :信息化时代的新集体主义
人的自身特点决定了他们与这种交流方式一拍即合。
第一,青年人大多正处于 自我认知定位的迷惘 网络论坛以现实社会与虚拟空间相互结合的交
阶段,迫切需要一个理想的化身和情感的寄托,一个 往习惯为纲领,体现出一种信息化时代的新集体主
在焦虑困顿时可以在心中默念的名字。他们渴求成 义。人的社会性使其具有寻求认同理解的本能欲
长过程中的知音伙伴和倾诉对象,通过偶像后援论 望,互联网既是青年人相互倾诉、宣泄情绪的平台,
坛,他们相互认同、分化,建立起新型的人际关系网。 又左右着交流的内容和形式,它使青年人的言说和
第二,青年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日常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碳排放量_省略_究_基于产业转型及消费升级的视角_焦兵.pdf
- 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生态林业与系统补偿研究.pdf
- 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_省略_评估_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_邵传林.pdf
- 西部大开发的国内外环境因素分析.pdf
- 西部大开发能源是基础——重庆市工业能源消费结构特点及节能潜力分析.pdf
- 西部大开发要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先导.pdf
- 西部山地小城镇经济模式生态化问题.pdf
- 西部建设:关于全资子公司签订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的公告 2010-03-19.pdf
- 西部建设:关于喀什子公司签订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的公告 2010-12-25.pdf
- 西部民族地区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创新探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