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溶解有机物荧光技术在赤潮监测中的应用
赵卫红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
摘要:荧光激发.发射矩阵光谱(EEMs)是通过一列波长激发光产生的一系列发
射波扫描的结果。这种三维荧光技术可给出出现的荧光的数量、类型及丰度等更
全面的信息,该技术在海洋溶解有机物(DOM)研究中的应用使海洋DOM荧
光性质的研究获得了蓬勃的发展。
海洋赤潮过程,是相对较快的有机物合成转化过程,不同赤潮种类和不同的
赤潮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DOM的性质及变化均有一定变化。我们实验室在“十
五”期间“863”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初步发现不同藻类产生的EEMs谱图的特征具有
差异,且DOM组分随浮游植物生长过程的不同也有变化。在对更多种微藻培养
实验的预研究过程中进一步发现不同微藻产生的荧光溶解有机物(FDOM)的
EEMs指纹可能具有专属性,且随着微藻的生长过程有所变化。为此研究溶解有
机物的荧光技术在赤潮监测中的应用,以探索一种赤潮监测的新方法,这项研究
是原创新的。
研究中发现围隔实验中,以特征参考点提取不同种群牛长过程中产生的
DOM的EEMs特征,分析比较特征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发现在指数生长期甲藻
比硅藻能够产生更多的类酪氨酸荧光;甲藻生长环境下相对于硅藻具有较高的腐
殖质~C比值。
先后在实验室开展了几批次黄东海丰要赤潮藻培养EEMs监测DOM荧光光
谱的变化实验。采用特征参考点提取特征方法发现指数生长期甲藻与硅藻的
征峰分布相似,但具体荧光峰最大激发/发射波长(Exmax/Emmax)范围略有不
同,这对微藻种类判别提供很重要依据。利用平行因子法(FARAFAC)分别对
lO种赤潮藻FDOM的EMMs进行了特征提取,得到赤潮藻的特征光谱,根据光
谱中荧光峰的位置确定赤潮藻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要组分,并分析了各组分荧
光峰强度和生长阶段的关系。不同藻的特征激发/发射光谱特征显示的组分数及
各组分的位置均有一定的差异。各组分的荧光强度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长,特别
65
到了消亡期荧光强度增高明显,与前面的参考点特征提取比对研究结果一致。
利用主成分结合Bayesian分析方法、聚类分析对5种甲藻和5种硅藻开展特
征EEMs指纹提取及标准谱库的建立,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判别研究工作。甲藻
中的锥状斯氏藻、微小亚历山大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识别率至95%,原甲藻属的
东海原甲藻和海洋原甲藻较低;对于硅藻,中肋骨条藻和柔弱角毛藻的识别率较
低,在属水平上,角毛藻属的正确识别率可达到96%。硅藻识别率较低,可能与
取样数据少有关。
利用小波分析结合Bayesian分析方法、聚类分析对5种甲藻和5种硅藻开展
特征EEMs指纹提取及标准谱库的建立,以及非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分析判别研
究。东海原甲藻、中肋骨条藻和柔弱角毛藻的识别率较低,对其他藻种识别率耋
80%。在属水平上,3种标准谱对角毛藻属的三种赤潮藻的识别率较高,为96%。
作者简介:赵卫红,女,1969年出生,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洋化学、海洋环境化学等方面
工作。whzhao@qdio.ac.en
黄海近岸沉积物细菌群落空间分布特征解析
赵阳国木,白洁,田伟君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Email:Yg.zhao@!yahoo.tom.C/l
摘要:应用16S
rRNA基因文库群落调查策略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
对北黄海近岸3个站位沉积物中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
和解析。对表层沉积物16SrRNA基因序列统计分析表明,各站位细菌群落多样
20%~32%,是沉积物中的绝对优势类群。DGGE图谱分析表明,同一站位中不
同深度(Ocm,10cm,20cm,30
era)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而不同站位间群落
分离较远。该研究表明,在北黄海沉积物中细菌群落多样性较高,优势类群明显,
在较小尺度范围内,群落结构的垂直变化不明显。
关键词:16S
rRNA基因文库;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细菌群落;北黄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