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媸妍愁怨尽在一颦一蹙间
摘 要:“眉”作为审美意象在文学发展中形成了特殊的文化内蕴。宋代特色的社会文化是周邦彦将“眉”植入其词的主要渊薮。清真词所状之“眉”多与女性有关。状“眉”体现出了清真词的两项审美观照:摹态与寄愁。
关键词:眉 意象 清真词 审美观照
只有当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加入了主观情感,客观的物象才能成为“意象”。而我们所说的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显然经过了审美主体内化,进而成为了一个美学范畴。意象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架起的一座心灵的桥梁,经由此并且只有经由此,双方才能实现情感的沟通。
一、“眉”意象的文学内蕴
“眉”作为一种人的身体形象,频频出现在文学作品中,通过人们的集体无意识,最终沉淀成了一种意象并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文化意蕴。从词源学上看,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眉”的解释为:“眉,目上毛也。从目,象眉之形,上象额理也。”[1]可见,“眉”字一开始是作为人的眉的模拟形象而产生的。而“眉”作为一种审美意象首见于《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2]此处之“眉”即是人的身体形象“眉毛”。而“蛾眉”则是指像蚕蛾的触角一样细长微曲的眉毛。后来“蛾”也成了“眉”之替代词。后来“眉”这一身体意象因其所具备的突出的美感特征越来越被审美主体接受,并且衍生出了“眉”指容貌秀美或指代佳人美女这一层文化意蕴,甚至历代美女之所以被不同的审美主体认同都与她们的眉不无关系。有“皱眉捧腹”而更增其美的西施,有“回眸一笑百媚生”“宛转蛾眉马前死”的杨贵妃,更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的林黛玉。又因眉之于女人的重要性,因此佳人们各尽其能为眉设计出了各式的妆容。因此,“眉”有了又一层的文化含意——眉妆。大体有“蛾眉”“长眉”“柳眉”“月眉”“桂月眉”“八字眉”“远山眉”等。而每一种眉妆样式的出现都与当时的社会风尚以及时人的审美情趣息息相关。比如盛唐时期,因世风的开放,女性地位的相对提高,以及对外族文化的兼容并包使得女性更青睐于描画类似男儿眉形的“阔眉”。我国古代眉妆的盛行以至于用以画眉的工具“黛”也成了“眉”的又一替代词。汉代刘熙在《释名·释首饰》中这样解释“黛”:“黛,代也,灭眉毛去之以此画,代其处也。”此外,“眉”还借以描述像梅花、桃花、柳等柔美的事物,比如张炎的词《疏影》中对梅的描写“窥镜蛾眉淡抹。为容不在貌,独抢孤洁”。又如晏殊词《木兰花》中对柳的描写“旋开杨柳绿蛾眉,暗拆海棠红粉面”。可见,“眉”这一意象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意蕴,这些文化内蕴又扩大了“眉”作为审美意象的外。
二、清真词中“眉”意象概说以及状“眉”之原因探究
根据孙虹《清真集校注》收录的185首词来看,用了与眉有关的意象的词就有20首之多。其中直接以“眉”入词的就有9首。除了“蛾眉”“长眉”“黛眉”,还用了“双蛾”“眉黛”“浅黛”“石黛”“愁黛”来指代眉,甚至还用了“春山”来指代眉。此外还有4首词用了“浅颦”“长颦”“孤颦”等词来表示皱眉。而所有这些用了“眉”意象的词,除了一首《蝶恋花·小阁阴阴人寄后》(柳)“小叶尖新,未放双眉秀”[3]描绘的是柳,以及一首《绕佛阁·暗坐四敛》指的是词人自己的双眉外,其余全是指美女之眉,美眉之女或女子之颦蹙,词人对女性的审美观照可见一斑。毋须讳言,周词近半数的都是表示绵绵情思的爱情词。有“说梦双蛾微敛”(《凤来朝》)的活泼灵动的娇妍,也有“浅颦轻笑百般宜”(《玉楼春》)的令人赏心悦目的侍儿,更有“记愁横浅黛”(《忆旧游》)的带着淡淡悠愁的佳人。在周邦彦眼里,女性不仅不是红颜祸水,他反而对歌儿舞女们报以同情,付以真情,相聚时与她们把酒言欢,笙歌燕舞,分别后双方彼此思念,魂牵梦萦。
历来对清真词的评价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如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4]中所说的“美成词信富艳精工,只是当不得个‘贞’字”。一如当代学人钟夏在《论周邦彦词的寄托》[5]一文中所说的“溧水之思,真定之恋,若为心系魏阙,则正合漂流心境,暮年景观”。(其用力之处在于使美成所有的羁旅之思和绵密情思,都披上了政治理想与仕宦沉浮的外衣,以张显美成词的节操。)这两种观点,表面上看来各执一端,互为否定。但就其本质而言,都有着相同的审美取向,不外乎从儒家文道观出发对清真词作道德上的批驳或肯定。
首先从词所具有的审美特点来看,它通过要眇宜修的长短句形式,与柔软的燕乐互为表里,从而表达一种绵密的情感。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宋人面对艺术上已登峰造极的唐诗,不得不另辟蹊径,方才找到“宋词”这一与“唐诗”鼎足而立的“一代之文学”。因而不效仿诗言志,而独以词传情的“本色当行”的清真词不宜以儒家的文道观与审美观作为衡量的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