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柳坝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pdfVIP

内蒙古柳坝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 内蒙古柳坝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半 章永梅1 顾雪祥1 董树义12向中林3 王立强1 景亮兵1 程文斌1 关键词柳坝沟金矿床石英一钾长石脉 内蒙古矿床成因 乌拉山地区以其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长期为广大地质工作者所关注。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在该区 开展地质填图及找矿工作,但由于受“含金石英脉”思想束缚,找矿工作没有重大突破。1986年武警黄 金第十一支队发现含金石英一钾长石脉,以此为找矿标志,相继发现了其他脉群,如柳坝沟313号脉群。 哈达门沟金矿已经投产多年,但对该类型矿床成矿条件、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的系统研究总结尚不够深 入,对其成因类型存在岩浆热液成因、变质(混合岩化)成因、伟晶岩成因等看法,成矿时代上也存在 前寒武纪、海西印支期、燕山晚期的争议(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1995;苗来成,2000;聂 凤军,2005)。柳坝沟矿脉群与哈达门沟金矿成矿条件相似,通过重点解剖其地质特征可以初步探讨其成 因类型。 1 区域地质背景 柳坝沟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台隆的乌拉山一大青山复背斜南翼,为华北地台北缘成矿带的一 部分,其南北两侧分别被呈北东东向的乌拉山一大青山山前呼(市)一包(头)大断裂和临(河)一集 (宁)山后深大断裂夹持。区内出露地层为新太古界乌拉山群,主要包括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角闪黑云 二长片麻岩,夹少量斜长角闪岩、浅粒岩。岩层中无根钩状褶皱、紧闭密集褶皱及宽缓向斜发育。大桦背 黑云钾长花岗岩及沙德盖钾长花岗岩大面积侵入,为海西期(苗来成等,2000;聂凤军等,2005)或印 支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1995)产物。其他以脉岩形式出现,多为花岗伟晶岩脉,形 成时间自元古代至燕山期均有。 2矿床地质特征 矿区内主要含金层位是新太古界乌拉山群第三岩性组,矿体产于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中,岩层总体倾 向南,倾角45。一850,断层附近产状不稳,局部北倾。 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断裂、褶皱、节理及劈理构造发育。与矿体关系密切的构造形迹主要为北东向 破矿构造(如F302)。近东西向断层主要分布于矿体附近,断层规模较小,但比较密集,其走向大致与片 麻理一致,介于900~125。之间,劈理发育,透镜体显示为左行断层。该期断层形成较北东向断裂早,可 能为碱质及含矿热液上升的通道,属于成矿前断层。 该区脉岩主要为花岗质,期次比较多,野外主要识别出四种类型。第一种为石英一微斜长石脉,粗一 伟晶结构,灰白色,微斜长石含量较高,含伟晶状白云母,出露宽度10~50em不等,走向近南北,该期 ·本文得到“内蒙古哈达门沟一柳坝沟金矿田及外围勘查与综合研究”项目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章永梅,女。1984年生,研究生,主要从事矿床学研究。E·mail:bzzym@163.conl ·192. 章永梅等:内蒙古柳坝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岩脉形成较早,常切穿片麻理;第二种为石英一钾长石脉,中一粗粒结构,主要成分为石英、钾长石、白 云母,多顺片麻理发育,局部见残余片麻状构造;第三种为花岗伟晶岩脉,伟晶结构,主要组成为石英、 钾长石,云母含量不均匀,岩脉多沿节理发育;第四种为含磁铁矿花岗伟晶岩脉,走向80。~125。,宽1~2m, 长大于100m,局部较破碎。其中第二种多形成矿脉,但该脉体为岩浆或变质成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石脉、钾长石脉和石英脉为主,石英一钾长石、钾长石矿脉视厚度1.5~8.9m不等,Au品位为0.8~ 矿脉中部一般为石英脉,两侧为强钾硅化蚀变岩,近矿体处蚀变以硅化、钾长石化、黄铁矿化为主, 地表黄铁矿多已氧化为褐铁矿,该带宽窄变化较大,与其他蚀变带呈渐变过渡关系,多为高岭土化、碳酸 盐化叠加;外侧蚀变以绿帘石化、绿泥石化为主,碳酸盐化较强。此外,局部见绢云母化,但宽度仅几厘 米。矿体上盘蚀变带范围较下盘宽,反映出热液矿床的特点。矿体一般受断裂限制,断裂附近蚀变带 (尤其绿泥石化带)较宽。矿脉附近可见石英细脉穿插钾长石脉,局部见钾长石或其他蚀变角砾岩块被石 英脉胶结,均表明石英脉形成较晚。矿脉中石英为乳白色至烟灰色,多呈脉状、团块状或浸染状产出,其 中烟灰色石英含Au量较高。钾长石为砖红色至褐红色,主要是热液对容矿围岩蚀变交代的产物。 3矿床成因探讨 综合以上矿体产出特征,结合已有资料,认为柳坝沟金矿床经历了长期的地质作用过程,是多种成矿 有利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其形成大致经历了以下过程。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