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四)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史记汉书
朱自清
司马迁是窃比孔子的。孔子是在周末官守散失时代第一个保存文献的人;司马迁是秦火以后第一个保存文献的人。他们保存的方法不同,但用心是一样。《史记自序》里记着司马迁和上大夫壶遂讨论作史的一番话,司马迁引述他的父亲称扬孔子整理六经的丰功伟业,而特别着重《春秋》的著作。他们父子都是相信孔子作《春秋》的。他又引董仲舒所述孔子的话:“我有种种觉民救世的理想,凭空发议论,恐怕人不理会;不如借历史上现成的事实来表现,可以深切著明些。”这便是孔子作《春秋》的趣旨:他是要明王道,辨人事,分明是非善恶贤不肖,存亡继绝,补敝起废,作后世君臣龟鉴。《春秋》实在是礼义的大宗,司马迁相信礼治是胜于法治的。他相信《春秋》包罗万象,采善贬恶,并非以刺讥为主。像他父亲遗命所说的,汉兴以来,人主明圣盛德和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正该记载表彰,是他父子职守所在。他的书记汉事较详,固然是史料多,也是他意主尊汉的缘故。他排斥暴秦,要将汉远承三代。这正和今文家说的《春秋》尊鲁一样,他的书实在是窃比《春秋》的。他虽自称只是“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述而不作,不敢与《春秋》比,那不过是谦词罢了。
他在《报任安书》里说他的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自序》里说:“罔(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王迹所兴”,始终盛衰,便是“古今之变”,也便是“天人之际”。“天人之际”只是天道对于人事的影响,这和所谓“始终盛衰”都是阴阳家言。阴阳家倡“五德终始说”,以为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德,互相克胜,终始运行,循环不息。当运者盛,王迹所兴;运去则衰。西汉此说大行,与“今文经学”合而为一。司马迁是请教过董仲舒的,董就是今文派的大师,他也许受了董的影响。“五德终始说”原是一种历史哲学,实际的教训只是让人君顺时修德。
《史记》虽然窃比《春秋》,却并不用那咬文嚼字的书法,只据事实录,使善恶自见。书里也有议论,那不过是著者牢骚之辞,与大体是无关的。原来司马迁自遭李陵之祸,更加努力著书。他觉得自己已经身废名裂,要发抒意中的郁结,只有这一条通路。他在《报任安书》和《史记自序》里引文王以下到韩非诸贤圣,都是发愤才著书的。他自己也是个发愤著书的人。天道的无常,世变的无常,引起了他的感叹;他悲天悯人,发为牢骚抑扬之辞。这增加了他的书的情韵。后世论文的人推尊《史记》,一个原因便在这里。
班彪论前史得失,却说他“论议浅而不笃,其论术学,则崇黄、老而薄五经;序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穷;道游侠,则贱守节而贵俗功”,以为“大敝伤道”;班固也说他“是非颇谬于圣人”。其实推崇道家的是司马谈;司马迁时,儒学已成独尊之势,他也成了一个推崇的人了。至于《游侠》《货殖》两传,确有他的身世之感。那时候有钱可以赎罪,他遭了李陵之祸,刑重家贫,不能自赎,所以才有“羞贫穷”的话;他在穷窘之中,交游竟没有一个抱不平的来救他的,所以才有称扬游侠的话。这和《伯夷传》里天道无常的疑问,都只是偶一借题发挥,无关全书大旨。
(选自《经典常谈》)
1.下列表述不能说明孔子和司马迁的“用心是一样”的一项是( )
A.要借历史上现成的事实来表现种种觉民救世的理想。
B.要通过保存和整理历史文献明辨是非善恶贤不肖,以为后世君臣龟鉴。
C.要用史家之笔采善贬恶明王道,存亡继绝,补敝起废,以有效推行礼法。
D.要将明圣盛德和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记载表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出于使汉远承夏、商、周三代的目的,再加上史料相对丰富,《史记》对汉事的记载较为详尽。
B.司马迁继承了孔子删述六经的事业,对各种学术思想一视同仁,剪裁、组织、整合,融百家学说于一编之中。
C.由于受董仲舒的影响,司马迁十分看重天道对人事的影响,“欲以究天人之际”,强调五行互相克胜,终始运行,循环不已。
D.《史记》在记事中融入了适当的议论与抒情,为作品增加了特别的情韵,对后世散文产生了积极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文化能影响一个作家的创作风格,而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也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
B.李陵之事让司马迁蒙难,使得《史记》多了牢骚之辞,改变了《史记》“据事实录,使善恶自见”的风格。
C.《春秋》的文笔有失流畅,再加上较多的对于史实的议论评价,读来远不如《史记》浅显易懂。
D.要客观公正地评价一部作品,就要依据其主旨倾向、主要风格,而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往往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段八式二十八招儿破解小学语文总复习难题.doc
- 《论语》的翻译技巧与赏析.doc
- 回归教材和生活,追求简约和灵动.doc
- 201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五).doc
- 大学、政府与学校的伙伴合作与文化融合.doc
- “I+We=fully I”:三重解读规划教师专业发展之路.doc
- 2014年高考优秀作文展评(安徽卷).doc
- 2014年高考优秀作文展评(全国课标卷Ⅱ).doc
- “美丽中国”语境下校园生态文明培育实践的动力机制构建.doc
- EFL语境下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之理论探索.doc
- 产品缺陷描述的艺术与策略.docx
- 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行业挑战与2025年运营政策研究与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汽车绿色经济产业链投资机会与挑战分析.docx
- 2025年医疗行业信息化政策支持下的医疗机构信息化项目实施案例研究.docx
- 2025年新能源绿色经济政策对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影响预测分析.docx
- 宇宙光伏电站相关项目实施方案.docx
- 2025年跨境电商结算风险预警与金融工具风险控制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人才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docx
- 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快递员工作环境改善与解决方案报告2025年评估.docx
- 2025年新能源船舶制造中的先进材料选择与工艺优化报告.docx
文档评论(0)